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北京廈門商會中秋博餅聯誼會情牽兩岸鄉親

2014年07月29日 11:50:29  來源:你好臺灣網
字號:    

  你好臺灣網消息9月26日(記者 陳偉健、呂貝娜、李兆陽、鄭婷婷) “一家親 兩岸情”北京廈門商會中秋博餅聯誼會26日晚在廈門商務會館舉行。

博餅聯誼會現場(你好臺灣網 圖)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克輝及其夫人紀慧瑜、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沈丹陽、北京廈門商會會長李進基、北京廈門商會創會會長葉文喜等嘉賓、商會會員約三百人參加。現場骰子聲、喝彩聲不斷,溫馨熱鬧的氛圍讓到場嘉賓及會員充分感受到中秋佳節祥和團圓的節日氛圍。

張克輝先生興致勃勃博餅(你好臺灣網 圖)

  張克輝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適逢國慶六十週年,又能與大家一同歡慶中秋非常高興。臺灣同胞生活越來越好,兩岸和平發展是他最大的心願。提起博餅,他回憶起自己曾在臺灣當過“狀元”,當時只是家庭聚會,今天這麼多廈門鄉親到場,非常熱鬧。

李進基致辭(你好臺灣網 圖)

  廈門商會會長李進基先生致辭説,今天一方面慶祝國慶,一方面弘揚廈門特有的中秋博餅文化。希望在座各位博得盡興,博出好運。商會是我家,發展靠大家。希望各位朋友多來商會走走看看,提想法提意見,一如既往支援商會發展。

  博餅,又稱博會餅,是廈門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早在17世紀中葉,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駐紮廈門,時值中秋佳節,士兵思鄉心切,這可急壞了鄭成功。他忙召集部將商量對策。部將洪旭提出讓士兵品餅賞月。同時,設會餅供軍士博餅取樂,以激勵軍士剋敵鬥志。會餅每盒六十三塊,大小各異共六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根據擲骰規則的點數領餅。因博餅寓教于樂,趣味去窮,很快傳至民間,並演繹成今日廈門之民俗特色。

  此次中秋博餅聯誼會的獎品得到商會企業的大力贊助,包括足浴盆、漆線雕、狀元餅以及液晶彩電等。

嘉賓擲骰子:看我這次一定能出個狀元!(你好臺灣網 圖)

嘉賓擲骰子:看我這一“博”!(你好臺灣網 圖)

小狀元-中國傳媒大學廈門籍學生小徐開心獲獎(你好臺灣網 圖)

[責任編輯:宿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