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福建德化商周古窯址或佐證兩岸史前人類文化關係

2014年07月29日 11:50: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記者24日從此間文物部門獲悉,福建德化將正式對兩年前發現的一處商周時期古窯址進行考古發掘,為福建閩江流域和晉江流域商周時期的文化探源,並有望揭開兩岸史前人類文化的關係。

  獲知消息的美國畢士普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美國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焦天龍博士日前特意趕到德化縣考察,並準備申請參與該古窯址的發掘研究。

  兩年前,德化縣三班鎮泗濱村的一位鄭姓村民在為祖先掃墓時撿到幾塊青釉瓷片,受到泉州市古陶瓷研究專家的重視。2007年10月,泉州市博物館的考古人員深入現場,在德化縣與永春縣交界的寮田尖山周邊的山包上發現了多處印紋軟陶、硬陶和原始青釉瓷器混合疊壓的堆積層,並在寮田尖山南面的柑橘園墻上發現了一座窯爐的殘斷面。

  經福建省考古隊專家現場確認,認為該遺址為一處商周時期的窯址。從印紋陶片的發現、墓葬青釉瓷的出土、原始青釉瓷片的出現到原始青釉瓷窯址的發現,為德化瓷始燒年代問題找到了答案,德化窯始燒年代應為商周時期。這一發現填補了泉州陶瓷燒制歷史從硬陶到青瓷過渡的空白,並將泉州瓷器生産歷史向前推進了二千多年。

  經過謹慎的研究,考古專家近日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斷:這一古窯址有望為福建省閩江流域和晉江流域商周時期文化現象找到源頭,並見證海峽兩岸文化自古同根同源的血脈關係。

  此前,該省考古工作者一直找不到閩江流域和晉江流域發現的史前陶器的産地。專家們通過現場考察和深入研究,發現德化商周時期古窯址的史前陶器與閩江流域和晉江流域發現的史前印紋陶器的造型和紋飾極為相似,並據此推測閩江流域和晉江流域發現的史前印紋陶器有可能是德化生産的,通過人類遷徙逐步帶到海邊。

  泉州市博物館館長陳建中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閩江流域的曇石山、黃瓜山、黃土侖,晉江流域的音樓山、深滬等地,發現了一大批史前印紋陶器,這些陶器與德化商周時期古窯址發現的文化類型相同。

  福建博物院副院長林公務先生認為,海峽兩岸史前人類文化遺址有著密切的聯繫。他説,在該區域內,海峽西岸以曇石山遺址為代表,已經初步構建了福建東部沿海史前文化的時空框架。海峽東岸以大坌坑、鳳鼻頭遺址為代表,也已經初步構建了臺灣西海岸史前文化的時空框架。陶器是在這一時間段內的兩岸史前文化內涵中極為重要的對比研究素材之一。德化商周時期古窯址的發現意義深遠,有望進一步理清海峽兩岸史前文化關係,見證海峽兩岸文化自古同根同源的血脈關係。

[責任編輯:宿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