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客家族譜館打造"海峽客家"精神家園

2014年07月29日 11:51:27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7月23日,記者在上杭縣客家族譜館新館建設工地上看到,總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的客家族譜館已經封頂,今年年底將建成開館。這是繼該縣今年3月客家族譜赴臺後又一喜訊。

  2000年5月上杭縣成立“客家族譜館”。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上杭客家族譜館累計已收藏閩、粵、贛客家地區客家族譜及相關文書契約、祖圖等珍貴資料,共有117個姓氏、1600多部、1萬餘冊,成為大陸公共圖書館收藏客家族譜之最。其中有聞名海內外的“李氏入閩始祖、臺灣李氏始祖”李火德一脈家譜、“鄞江始祖”張化孫、閩粵贛臺廖氏始祖廖花、閩粵贛臺丘氏始祖丘三五郎一脈族譜。近年來,來自臺灣等地的客家人士60多批、5000多人,先後來到上杭參觀、考察客家族譜,開展族譜尋根與學術交流活動。

  隨著訪問人員以及收集的族譜數量增加,原有的族譜館空間已不適應發展。2007年,上杭縣將“客家族譜館”工程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並於2008年投入2000萬元開工興建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大樓。今年年底將投入使用。屆時,該館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客家人的家族史料藏書中心、客家民係成果展示中心、兩岸客家學術研究交流中心。

  今年3月,客家族譜展遠赴臺灣展覽。曾兩度回大陸尋根問祖並到上杭客家族譜館查閱族譜資料的陳運昌,帶著堂兄陳運棟所托著作《客家人》、《臺灣的客家人》以及林為恭家族發展史、林為恭家族家譜等部分絕版書籍,委託族譜展覽組工作人員帶回上杭,贈予客家族譜館。4月19日,家住福建上杭縣城東門中華路的76歲老人賴培兼撥通了失散60餘年、現居臺中的二哥賴培崐的電話,禁不住老淚縱橫。為他們牽線圓夢的,正是在臺灣巡展的上杭客家族譜展。

  “族譜連兩岸,鄉情續五緣”,“客家祖地”上杭多年來通過客家族譜的研究和對接,追溯並印證了兩岸客家人親密的血脈淵源。該縣以客家族譜為載體,深入挖掘內涵,開展族譜文化研究,吸引了海內外客家人特別是臺灣地區客家人前來尋根謁祖,進行族譜對接,增進了兩岸人民的文化交流。

  新聞故事

  牛糞堆裏撿回的族譜

  客家族譜是姓氏血緣親族的總徽記,是聯結海內外客家裔孫的紐帶。早在1993年始,到上杭縣圖書館尋找族譜資料的臺胞就絡繹不絕。其中有一位來自臺灣大學華教授,因族譜已軼失,請求圖書館幫助尋根,可當時館裏並沒有收藏族譜。時任館員的嚴雅英在搜尋中獲悉,蛟洋貴竹村有一位華老漢收藏有華氏族譜。

  當嚴雅英見到這些族譜時,不禁驚呆了——30多冊華氏家譜竟已發臭長蛆。原來,“文革”時華老漢把30多冊族譜藏在牛糞堆裏,使這批華氏族譜免受浩劫,但這些族譜也因此破損不堪。嚴雅英和村民商量,把族譜送到縣圖書館修復、收藏,並承諾複製兩套族譜給華老漢。當嚴雅英把修復一新的族譜交到臺灣大學華教授手裏時,華教授感動得老淚縱橫:“我總算找到自己真正的根了。”

  這件事對嚴雅英産生了很大的震撼:族譜對於印證海峽兩岸客家血緣關係、維繫兩岸同胞親情居然能産生這樣大的作用。從此,嚴雅英開始廣徵客家族譜,走上了蒐集研究族譜之路。(記者 黃如飛 通訊員 張強福)


 

[責任編輯:高琿]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