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兩岸藝術交流阻隔不了

2014年07月29日 11:5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四月二十九日晚,臺灣鄭成功文化節在臺南延平郡王祠開幕。圖為臺灣東方藝術團呈現鄭成功大航海時代的偉大歷史。“鄭成功文化節”是與媽祖文化節齊名的臺灣兩大文化盛事之一,迄今已進入第八個年頭。二00九年鄭成功文化節的主題是“成功領航”。 中新社發 鄧敏 攝


     四月二十九日晚,臺灣鄭成功文化節在臺南延平郡王祠開幕。圖為廈門歌仔戲團在開幕式上演出。“鄭成功文化節”是與媽祖文化節齊名的臺灣兩大文化盛事之一,迄今已進入第八個年頭。二00九年鄭成功文化節的主題是“成功領航”。 中新社發 鄧敏 攝

  中新社臺南四月二十九日電 題:臺灣寫真:“兩岸的藝術交流是阻隔不了的”—臺灣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側記

  中新社記者 鄧敏 耿軍

  臺灣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鄭成功文化節”二十九日晚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開幕,來自大陸的廈門歌仔戲團、泉州南音樂團、漳州木偶劇團、福建省雜技團與臺灣十鼓擊樂團等藝術團體輪番上陣,舞蹈、音樂、戲曲、雜技等聯袂演出,讓現場數百位臺南民眾感受到兩岸傑出文藝團體的不同風貌。

  “鄭成功文化節”是與媽祖文化節齊名的臺灣兩大文化盛事之一,迄今已進入第八個年頭。二00九年鄭成功文化節的主題是“成功領航”。主辦方檯南市政府積極推動“十七世紀臺灣船復原重現計劃”,希藉重建開臺聖王鄭成功武裝商船重現大航海時期的臺灣海洋文化。

  當晚六點四十分許,臺灣廖末喜舞蹈團首先表演了舞蹈《乘風破浪》,以長袖的拋甩收放展現海浪的寬廣多元,在鏗鏘有力的太鼓樂聲中,以糅合現代舞與武術的表演,呈現鄭成功如駭浪般波瀾壯闊的一生。

  緊接著,臺灣東方藝術團結合舞藝和武藝呈現鄭成功大航海時代的偉大歷史,十鼓擊樂團則以磅薄的鼓藝演出搭配巨大風帆,象徵一鼓作氣航向成功。

  下半場的演出高潮則由來自大陸的文藝團體掀起。古服、古聲、古樂的泉州南音,極具鄉土氣息的歌仔戲,吸引兒童眼球的木偶劇,精彩絕倫的雜技表演,讓現場許多臺南民眾直呼真是太過癮了。

  來臺參加鄭成功文化節的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陳立華對中新社記者説,鄭成功祖籍福建南安,在泉州長大,練兵于金門、夏門,作戰于漳州,開基建府于臺灣,是海峽兩岸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而臺南市市長許添財亦在當晚的開幕式上表示:“正因為兩岸對文化的共同重視,才會有廈、泉、漳的好朋友來參加鄭成功文化節。”

  文化部港澳臺辦公室臺灣處處長蕭夏勇對記者介紹説,來臺參加鄭成功文化節的四個福建藝術團共一百六十八人,是福建省首次組織大型文化團組赴臺南交流演出。除了參加開幕式演出,在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大戲外,還會在臺南市廟會、社區面向普通民眾公開演出摺子戲,更會深入屏東縣、彰化縣、高雄縣、市等地演出。

  除了文藝演出團體,與鄭成功淵源深厚的福建南安、漳州、廈門等地也分別派代表團參與鄭成功文化節活動,包括文化部組織的大陸文化行政專業人士代表團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代表一同在當日一早參與了“鄭成功開臺三百四十八週年中樞大典祭典”。

  三百四十八年前的四月三十日,鄭成功由臺南鹿耳門登陸,驅荷復臺,臺灣歷史翻開新的一頁。因此,二十九日上午九時,臺南延平郡王祠舉行了盛大的祭典。來自大陸的二百餘位代表與臺灣各地的鄭氏宗親會等團體、民眾一起,向鄭成功像進香、獻花、獻果、獻饌,並點燈祈福。

  在管弦樂團的伴奏下,代表團團長汪志剛與臺南市文化觀光處長許耿修合唱了一曲鄧麗君的經典歌曲《甜蜜蜜》。唱畢,汪志剛感慨地説道:“這首歌讓我想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還在大學唸書。兩岸當時沒有開放交流,大陸也比較封閉,但臺灣的校園歌曲和鄧麗君的歌曲卻在大陸年輕人中風靡。兩岸的藝術交流是阻隔不了的。”

  因此,在晚間的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致辭上,汪志剛也由衷地表示,兩岸和平、繁榮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願,文化交流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是溝通心靈的橋梁。他在現場熱情地邀請臺南藝術團和臺南民眾赴大陸訪問交流。“兩岸的鄭成功文化節可以互相扶持、共同交流,實現文化雙贏。”(完)

[責任編輯:許雯]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