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漠到草原 穿越靈魂的守候

時間:2011-08-30 13:44   來源:正北方網

  手記:

  在萬眾期待下,呼和浩特鐵路局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偉大事業,10日的旅程,草原人的夢想,走過了萬水千山,留住的依然是屬於草原兒女心中的祈盼。採訪中,額濟納旗老額吉帕拉木拉著記者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告訴記者,希望旅遊專列能夠不斷地開進她的家鄉……在她滿懷期待的眼神裏,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追求,看到了屬於內蒙古5萬鐵路人的執著與下一個夢裏的輪迴。奧運年三年過後的8月8日8時,當草原之星列車上的所有人在下車結束旅程彼此告別時,他們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一句祝福,一個微笑,一次詩意一般的回眸——下一次的再相聚。只,為了,一個為夢想的深情,一次穿越靈魂的守候……

  核心提示:8月23日8時,“草原之星”內蒙古全境遊旅遊專列停靠到了呼和浩特火車站的站臺上,完成了其第4次旅程。8月26日,專列又將踏上旅程。7月29日17時30分,首趟旅遊專列“草原之星”徐徐駛出呼和浩特火車站。在歷時10天的行程裏,“草原之星”途經東風航太城、千年胡楊林、科爾沁草原、成吉思汗陵,阿斯哈圖石林、呼倫貝爾大草原、滿洲裏俄羅斯異域風情景區等重要景區。本報記者全程採訪,感受了內蒙古旖旎的風光……

  向夢出發 踏上旅程

  7月29日17時30分,呼和浩特鐵路局旅遊專列“草原之星”徐徐駛出呼和浩特火車東站,帶著200多名旅客,開始了為期10天的“穿越內蒙古”之旅。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説,廣闊的大草原有著人們無法抗拒的魅力。

  “我熱愛大自然,熱愛草原。”來自內蒙古師範大學的劉女士與記者同車,此次旅行讓她充滿期待。列車一路前行,旅客與演職人員的歌聲不斷。窗外早已被夜色包圍,但車廂內的快樂仍在繼續。

  而對於火車來説,這也是一段“魔鬼行程”。據介紹,從呼和浩特出發,經過臨策線,需要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路途遙遠,環境比較惡劣,對於列車及工作人員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列車長魏煒説:“穿越內蒙古考驗著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既然我們接受了挑戰,就要承擔艱難困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美麗的風景。”

  7000多公里路 從沙漠到草原

  列車上,記者結識了76歲的李永剛夫婦,他們來自北京。50多年前夫妻二人因工作關係曾經來過內蒙古,這次參加“草原之星”內蒙古全境遊旅遊專列的經歷讓二人感嘆不已。“那時候人家都説赤峰苦赤峰苦,一天能吃二兩苦。如今,無論是綠化還是建築,都比過去好了不知多少倍!這次來到內蒙古,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了內蒙古,感受到內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蘊。” 李永剛夫婦説。該專列由呼和浩特鐵路局承辦。列車運作於呼和浩特至額濟納、額濟納至滿洲裏間,全程往返7134公里,專列全部由新型空調列車組成。列車橫貫內蒙古東西3400公里,運作路線幾乎匯集了內蒙古所有的美景,廣泛地向社會各界展示內蒙古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濃郁鮮明的民族風情、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自治區旅遊局巡視員馬永勝説:“內蒙古旅遊資源豐富,但由於東西部跨度大、行程時間長,旅客很難在較短時間內遊覽全區主要景區。該專列使旅客通過鐵路暢遊內蒙古東西部成為現實。”

  此外,在開行首趟“草原之星”全境遊專列的基礎上,內蒙古還將開行多趟旅遊專列,並將根據遊客需求陸續增開10條中短途旅遊路線,盡可能覆蓋我區不同特色旅遊景區、景點。

  走向靈魂最深處————

  西線:大漠孤煙 探訪神奇秘境

  經過一夜的運作,專列于7月30日來到了美麗的額濟納,旅客們在這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隨後,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在茫茫戈壁中驅車2個多小時來到東風航太城。觀看火箭發射塔,感受航太精神是許多旅客多年的願望。結束在東風航太城的參觀,旅客們參觀了美麗的胡楊林,探尋著絲綢之路上保存最完整的西夏古城遺址,一路美景讓旅客流連忘返,額濟納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和土爾扈特民俗民風給他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在採訪中,老額吉帕拉木拉著記者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告訴記者,希望旅遊專列能夠不斷地開進她的家鄉。在她滿懷期待的眼神裏,記者看到了沿線牧民對發展旅遊、對富裕生活的渴望。

  8月1日,專列來到坐落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園。成吉思汗陵不僅是蒙古民族的聖地,也是任何一個胸懷英雄主義理想者心中的聖地。“真的無法想像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那個歷史時期有如此驚天動地的舉動……”來自涼城的旅客邢夢對記者説。

  東線:草原情深 感受俄羅斯民族風情

  專列于8月1日12時離開成吉思汗陵園,8月2日早晨,抵達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旅客們遊覽了克什克騰旗世界地質公園景區。在達裏湖畔,同行的媒體朋友們合影留念,許下美好的願望。在達裏諾爾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岸被一碧萬頃、草綠花紅的貢格爾草原環抱,北岸曼陀山橫亙在湖的周圍。每年春秋兩季集群而來的天鵝,是達裏湖標誌性的景觀。遊覽後,在導遊的帶領下,旅客們來到了神奇、美麗的克什克騰阿斯哈圖石林景區,旅客們遙望無垠的白樺林海,領略著其崢嶸奇駿、千姿百態,無一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8月4日,專列沿中俄邊境線額爾古納河前進,當日11時,旅客來到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觀光遊覽。遊覽後,列車上的所有人員來到了額爾古納市市民尤利家用午餐。尤利是俄羅斯族,妻子都日娜是鄂溫克族。熱情好客的都日娜為大夥兒準備了一頓獨具俄羅斯風味的大餐。

  記者看到,尤利家的房屋全部都用圓木對接而成,室內鋪設著木地板,乾淨雅致。在院子裏,還有一間單獨的小房子,敲開門後,一位老太太非常友好地把記者迎進屋裏。老太太是尤利的母親,老太太的中文名字叫利子,利子的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華俄後裔。

  在尤利家不遠處的一個地方,記者看到了一輛別有異域風情的木製四輪馬車,就是歌曲《三套車》裏描述的那種馬車。據馬車主人瓦那介紹,這種馬車的俄語名字叫做“哈道嘎”(音譯),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由於數量少,價格不菲,這是他花了2500元從河對面的俄羅斯買來的,現在供遊客觀賞乘坐。

  走向家的溫馨 感受屬於自己的星級服務

  在旅客洗去一天的疲倦,回味整天的美景時,他們也許不知道,列車上的16名年輕乘務員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儘管一些乘務員出現中暑、胃痙攣等症狀,但是他們仍然堅守在服務崗位,竭盡全力為每一位旅客提供百分之百的滿意服務。”乘務員張雨這樣説。

  專列的9節車廂全部為新型空調列車車廂,地毯、床單、被褥等物品的顏色、質地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專列上的設施都是按照一線品牌列車標準配備的,還配備了平板電腦,對衛生間也進行了改造,隨車安排了醫務人員,為每一位旅客發放了常用藥品及免費提供醫療服務等。

  此外,為了讓旅客能夠吃好車上的每一頓飯,餐車的工作人員可謂煞費苦心,因為餐車廚房沒有空調,加上爐火的炙烤,餐車長張紅燕和廚房的工作人員每天要頂著五六十度的高溫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們確保了就餐人多服務品質不減。另外,專列都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不僅有專業演員表演,還組織旅客開展棋牌、歌咏、攝影等比賽,使得旅客身心得到放鬆。

  8月7日是旅客劉永旺60歲的生日,當天內蒙古鐵道旅行社的全陪導遊為他送來了生日賀卡和禮物,這讓忘記自己生日的老劉既驚喜又感動,“這還是我第一次在火車上過生日,如此細緻入微的服務真讓人感動,感謝所有工作人員付出的心血。”

  一步一留 贏得稱讚 贏得掌聲

  10天的旅程,是新奇的旅程,是快樂的旅程,“草原之星”內蒙古全境遊專列帶著呼鐵局與自治區加強旅遊合作與交流的美好願望,承載著內蒙古人民的深情厚誼,把我區東西部旅遊資源整合為一體,向社會各界展示了內蒙古旖旎的自然風光、濃郁鮮明的民族風情、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受到了媒體廣泛關注、沿線群眾的熱烈歡迎和旅客的高度評價。

  據呼和浩特鐵路局局長楊宇棟介紹,“草原之星”內蒙古全境遊專列全程往返7134公里,以呼和浩特為中心,西起大漠邊關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東至魅力邊城呼倫貝爾市滿洲裏市,覆蓋全區12個盟市36個旅遊景區,是國內目前最長線、最獨特、最豐富、最高端的旅遊新産品。

  據了解,內蒙古全境旅遊專列初擬每年5~10月間開行,根據行程不同,分為1條主線、10條支線。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