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訪農會、社區 讚南投災後重建化危為機

時間:2012-06-16 08:45   來源:中新網

  6月15日,湖南省長徐守盛一行至南投縣埔裏鎮,參觀遠近聞名的集集桃米環保社區。他讚嘆南投桃米在經歷大地震後,運用先進的環保理念,化危機為轉機、變廢墟為寶地。 杜燕 攝

  6月15日,湖南省長徐守盛一行至南投縣埔裏鎮,參觀遠近聞名的集集桃米環保社區。圖為徐守盛一行在用58根紙管支撐起來的紙教堂前合影。 杜燕 攝

  中新網南投6月15日電 抵臺首日即考察花蓮農業的湖南省長徐守盛,15日再走進農會、社區話農業,更是讚嘆南投桃米經歷大地震後,運用先進的環保理念,化危機為轉機、變廢墟為寶地。

  15日一早,徐守盛一行從臺北赴苗栗縣考察公館鄉農會,並祭拜五穀宮炎帝神農,與當地臺灣民眾一起“擺桌”;下午驅車至南投縣埔裏鎮,參觀遠近聞名的集集桃米環保社區。

  在遠近聞名的紙教堂前,桃米環保社區講解員孫崇傑向徐守盛一行介紹,10年前桃米是埔裏鎮最貧窮的裏之一,加之鎮垃圾掩埋場就設在此,居民自嘲為“垃圾裏”。1999年臺灣“921”地震,將桃米裏的人家震倒震塌大半,生活環境嚴重受創。

  不過,震後不到一個月,“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將一種全新的重建方式帶到這裡。桃米不但重現23種青蛙、56種蜻蜓、72種鳥類以及多種濕地生態植物,還于2008年建起用58根紙管支撐起來的紙教堂,成為社區的居民集會、培訓、電影放映會、文化講座等活動場所。

  孫崇傑透露,如今桃米裏變成了人人青睞的“世外桃源”,光旅遊營業額就達到了1億多新台幣。

  邊走邊看邊聽的徐守盛頻頻頷首,他稱,桃米環保社區真是一處生態寶地。他指出,在這裡,看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發生大地震,讓人類思考到底是“自然破壞我們,還是我們破壞自然”

  徐守盛説,桃米環保社區恢復重建過程中,採取了順應自然、因地制宜、重建生態的建設方法,避免了因過度開發、人為改變而破壞生態體系的情況。該社區居民經歷大地震的創傷後,運用先進的環保理念,自己動手建設家園,才能化危機為轉機,變廢墟為寶地。

  他指出,湖南正處於加快建設“兩型”社會時期,桃米環保社區的建設理念值得湖南研究、學習和借鑒。社區的環保建設是“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基礎,社區居民把自己社區的環保建設做好,再由下而上推及社會公共事務,那麼,整個人類社會與大自然就能和諧共存、和諧相處。

  當天,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等也參加了考察。(記者 杜燕)

編輯:段方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