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八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會在臺北舉行(圖)

時間:2012-06-13 09:44   來源:台灣網

  “新起點、新機遇、産業合作共贏交流會”暨湖南第八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會現場。(圖片來源:湖南省臺辦)

  台灣網6月13日臺北消息 6月12日下午,“新起點、新機遇、産業合作共贏交流會暨湖南第八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會”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湖南省省長徐守盛、副省長何報翔、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煉生、臺灣大中華卓越企業家協會理事長魏啟林、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等湘臺兩地嘉賓共150人出席了交流會。活動由湖南省臺辦主任馮波主持。

  本次“新起點、新機遇、産業合作共贏交流會暨湖南第八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會”,旨在進一步促進兩岸企業交流,啟迪智慧,增進了解,共同探討在世界經濟回升乏力背景下,湖南七大新興産業與臺灣六大新興産業合作的新起點、新契機,推動傳統産業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促進密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徐守盛在會上就湘臺兩地經貿交流合作,同與會人士探討交流了三個方面的想法。一是,湘臺兩地人緣相親、文緣相近、商緣相通,為合作共贏打下了良好基礎。二是,湖南物産資源豐富、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環境良好,湘臺經貿合作具有廣闊空間。三是,湘臺兩地應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進一步深化經貿交流合作特別是産業合作,共同譜寫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徐守盛説,湖南與臺灣兩地經貿合作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為兩地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難得契機;湘臺經濟快速發展的勢頭,為兩地經貿合作拓展了共贏空間;兩岸和平發展的長期趨勢,為兩地經濟發展賦予了穩定預期;ECFA正式生效後的帶動效應,為兩地産業合作注入了催化劑。他強調,臺灣經濟科技實力雄厚,高端人力資源豐沛,積累了很多成熟的發展經驗,很多方面值得湖南學習借鑒。

  徐守盛指出,在産業發展上,兩地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在裝備製造、IT産業、生態農業、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等方面兩地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尤其是臺灣“黃金十年”願景的提出,為湖南與臺灣在投資、新興産業等領域的合作勾勒出了美麗的弧線。臺灣著力發展的生物科技、綠色能源、文化創意與湖南省重點發展的生物、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在方向上基本一致,湖南與臺灣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徐守盛還特別指出,湖南與富士康在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成功範例。他説,湖南是一個有著7100萬人口的廣闊市場,真誠希望湘臺兩地能不斷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用經濟發展成果。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在致辭中均表示,湘臺兩地人緣相親、文緣相近、商緣相通,為合作共贏打下了良好基礎,兩地企業交流,産業合作有廣闊的空間,臺灣業界對湘臺産業合作共贏充滿了期許,並表示將不遺餘力參與和推動湘臺産業合作。

  在交流合作會上,圍繞湘臺産業合作,湖南省發改委主任胡衡華、湖南省經信委主任謝超英、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魏啟林、湖南三一集團總裁向文波、臺灣介面光電董事長葉裕洲分別發表主旨演講。

  湖南省長沙市、株洲市、衡陽市、湘潭市等12個市委、政府相關負責人,湖南省商務、財政、文化、旅遊等省直單位負責人,湖南、臺灣企業界代表出席了當天的交流會。(台灣網湖南省臺辦通訊員 康衡)

編輯:段方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