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服務台企“168” 臺商:讚!

時間:2012-05-26 08:09   來源:你好臺灣網

  2012“臺灣 江蘇周”期間,包括蘇臺經貿交流會、昆山高新區與新竹園區産學園科技對接交流會等在內的10余個活動在島內密集展開。江蘇的科技創新與産業合作優勢得到凸顯,而其中昆山市作為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也成為了臺灣媒體和各界人士的關注焦點。

  資料圖:江蘇省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5月23日在2012台灣 江蘇周經貿合作交流會上宣佈昆山市協助臺商轉型升級的“新28條”發展政策。(你好臺灣網 安亞強 攝)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説:“昆山無論是在環境,在風險,還是在臺商的推薦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説:“昆山,是臺資企業在大陸受到最好保障和最大福祉的地方,他們大部分都有很好的發展。”

  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表示:“當時我記得我到昆山的時候,不曉得什麼叫‘5+2’,不曉得什麼叫‘白加黑’。後來才知道,‘5’呢,就是禮拜一到禮拜五,‘2’呢,就是禮拜六到禮拜天;‘白’呢,當然是白天,‘黑’呢,當然是晚上,意思就是每一天。我們所有的昆山領導呢都stand by,隨時來解決企業的問題。兩個月前我到昆山去,聽到一個詞叫168,168在大陸人看來是一個順口溜,叫做‘一路發’,我以為大家談‘一路發’,我説:‘好啊,很好啊,大家一路發。’結果不是,所謂的‘168’因為一天有24個小時,一個禮拜有7天,所以24乘7等於168,這才是168。這可以看得到昆山各級領導的那種氣度心,那種執行力,那種關心産業發展的思維、用心,是昆山吸引臺商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臺資經濟是昆山經濟發展的最大特色和亮點。自1990年10月,首家臺資企業進駐昆山以來,昆山累計批准臺資企業四千多家,目前有超過十萬家臺商在昆山生活。在昆山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家臺資企業,當地利用臺資總額佔江蘇的四分之一,全國的九分之一,臺資企業平均投資規模超過120萬美元,其中超過1億美元以上的有70多家。如今,昆山不僅成為了臺商在大陸投資的密集區和兩岸經貿交流的熱點地區。在昆臺企也從最初的加工時代、製造時代邁向創造時代。

  臺灣玻璃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伯豐説:“昆山是大陸臺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臺玻于1964年創立,1973年在臺灣上市,1993年開始陸續在昆山等城市繼續投資,總投資額逾30億美元。目前臺玻繼續在昆山投資,同時進行觸碰玻璃的投資,昆山各地方政府都具有高效率優良團隊,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用心、細心、貼心的服務與執行力。”

  昆山市曾于2008年在大陸率先提出“28條惠臺政策”,鼓勵臺商在昆山投資,而本次“臺灣周”期間,昆山市再度宣佈了協助臺商轉型升級的“新28條發展政策”,及進一步推進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其中為助力臺商企業轉型升級而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服務政策尤為搶眼。

  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強調:“企業要成長,資金是血液。針對大陸臺資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數量少’、‘成本高’、‘渠道窄’的問題,我們採取了一系列動作。一方面,立足當前,緩解企業融資壓力,給企業經營吃下定心丸。在‘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新28條’中,明確採取一系列措施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為企業融資開閘放水。全力支援彰化銀行開辦人民幣貸款業務,推動國開行與彰化銀行等臺資金融機構合作,為臺資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援,為企業發展打通血脈,做到臺資企業擔保中心規模,為臺資企業提供投資擔保等各類金融服務,為優質臺企插上騰飛的翅膀,鼓勵臺資企業在境內外上市上匯融資。”

  據了解,近年來昆山適應兩岸和平發展的形式,緊緊抓住ECFA和MOU簽署等機遇,加強金融生態建設,為臺企發展提供動力源,逐步建立服務台資企業的組合融資服務模式,為廣大臺企,尤其是中小臺企實現臺資産業資本、金融資本、創新資本在昆山的繼續發展提供服務。目前“中華開發經控”在昆山設立的融資租賃總部“中華開發國際租賃”已經開業。另外滬士電子、新萊應材等臺資企業在大陸成功上市,龍燈化學等也分別返臺上櫃上市,意味著昆山臺企上市板塊已初步形成。

  2011年昆山的金融服務自由度被臺灣“電電公會”評為中國大陸城市第一名,昆山也連續三年被該會評為“大陸地區綜合實力極力推薦城市”第一名。(記者 安亞強 遲兆明)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