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心橋”情跨兩岸

時間:2012-03-06 13:09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6日鄂州消息 近兩年,湖北鄂州市臺辦以服務台胞、臺屬、臺企為著力點,帶著感情做好鄂臺聯絡、經貿交流與合作,在兩岸之間架起了一座“心橋”。

  一顆熱心化臺胞思鄉之愁

  60年的思鄉愁,終得一解。2011年10月21日至26日,鄂州市臺辦成功接待前臺灣陸軍上將鄧祖琳七兄妹回鄉省親祭祖。

  2010年4月,第七屆湖北(武漢)臺灣周活動在臺灣舉行,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為鄂州鄉音,使未曾謀面的幾個人互相攀談起來。沒想到,偶遇的這位鄂州籍的臺胞,就是鄧祖琳先生。鄧祖琳先生説,60多年一直沒有與家鄉親人聯繫,只能從回鄉探親的臺胞中斷斷續續聽到家鄉的消息。

  為一解鄧祖琳先生思鄉之渴,讓他更多地了解家鄉的情況,鄂州市臺辦專門請攝影家到梁子湖區太和鎮謝培村青峰山灣,結合市情和鄧先生家鄉老屋、祖墳的情況,製成《萬水千山總是情》的專題片,隨同大陸親人寫的信件、照片一同寄給了他;2010年9月初,鄧祖琳先生隨團到北京、內蒙等地考察觀光。此時,家鄉梁子島第十一屆捕魚節新聞發佈會在北京召開,鄂州市相關領導和臺辦工作人員在北京會見了鄧祖琳先生和考察團其他成員,並結識了臺灣華陸國際集團董事長劉英明,為爭取現代食品加工園項目打下了基礎。

  鄧家兄妹回家省親一事確定下來後,鄂州市臺辦組織鄂州市的作家、攝影家深入到青峰山灣采風賦文,收集整理有關青峰山灣的散文、詩詞歌賦、民間故事以及家鄉特産等,以鄉村歷史文化底蘊和當今文化相結合的方式,再現青峰山灣的新風貌、新變化、新特點,編印了《鐘靈毓秀青峰山灣》精美書冊。由於鄧祖琳家的祖墳在偏僻的背山腳下,為了保證省親團祭祖時方便安全,鄂州市臺辦多次到青峰山灣,選擇進出線路,從辦公經費中拿出3萬元人民幣,修築了一條2米寬的水泥沙石路,拓寬祭臺,為祭祖的安全便利創造了條件。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心與心的交流。從錄製《萬水千山總是情》的專題片開始,到北京相見,鄧祖琳先生才逐漸有了接納意識,主動告之電話、郵箱等聯繫方式,通過多次聯絡與交流,成為坦誠相待的朋友。

  一縷真心解臺胞臺屬心中之難

  二十年前,臺商翁琳柯在鄂州市投資辦廠,長期居住在鄂州。2011年國慶前夕,因糖尿病引起腎衰竭,翁琳柯非常急迫地要回臺灣治病,機票已訂好。不巧,他的臺胞證丟失,無法辦理離境手續。

  10月5日,翁琳柯委託人打電話給鄂州市臺辦請求幫助。接到電話後,鄂州市臺辦迅速與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聯繫,希望能夠特事特辦。10月8日,翁琳柯的委託人從武漢來到鄂州,臺辦工作人員又專程陪同到派出所、居委會等相關部門拿到證明材料,以最快的速度幫翁琳柯辦好了出境手續。

  臺屬黃良棟,原是鄂鋼的工人,家住西山街辦華光村。多年前,在一次工傷中黃良棟腦部受傷,導致智力低下;其愛人是殘疾人,家中兩個孩子,大孩子16歲就外出打工,小孩子上小學,家裏十分困難。黃良棟家原住房是臺灣親人出資託人修建,已經20餘年沒有修繕,屬於重度危房。2011年元月的一場大雪壓垮了房屋,使這個貧困的家庭更上雪上加霜。鄂州市臺辦得知此事,立即與市民政局、殘聯、西山街辦等相關單位聯繫,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幫助黃良棟籌措3萬餘元建房款,使其春節前夕住進了新房。

  定居臺胞杜南楷,因病希望回臺灣居住治療。鄂州市臺辦幫助他與臺灣榮民院聯繫,到鄂州派出所、公安局協調,辦好證件,訂好機票,並與臺灣親人聯繫接機等事宜。老先生萬分感動,他説,臺辦的工作人員就是我的親人,比我的親人還親。這些年,回鄂州定居的臺胞共有13人,因年長先後去世10人。這些定居臺胞都是80多歲的老人,每逢年節,鄂州市臺辦都要到府看望慰問,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和問題,並積極與醫保部門和居委會協調,幫助辦理了醫保手續。

   一份用心助臺商事業發展

  “什麼是好水果?削皮時,你的眼鏡片要被濺濕,吃下去像蜜甜。”2011年8月25日,臺灣著名土壤專家楊秋忠專程從臺灣飛到鄂州,向鄂州市林果專業戶送來他們的“甜果經”。

  “我家也是農人。30年前,臺灣的水果跟大陸現在的狀況差不多。上午到你們東正山莊看了一下。你們的水果品質不好,別怪品種,只怪你沒有好好給他營養。給果樹營養是很藝術的,要像照顧小孩子一樣。記住,漂亮的果樹不一定會結漂亮的果子喲。”楊秋忠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親歷、自己的知識通俗易懂地向我市林果專業戶傳授自己的經驗。

  臺灣的水果種植技術世界有名,為了將臺灣技術嫁接到鄂州,一方面幫助臺商拓展自己的事業,一方面也讓鄂州果民能共用臺灣水果技術,鄂州市臺辦採取邀請臺灣專家來鄂州講學等多種方式推進鄂臺經貿交流與合作。

  2011年2月、5月、9月,臺灣蔬果花卉産業科技發展協會秘書長謝武雄等多次來到鄂州,終達成了小範圍的移植嫁接,並與鄂城區杜山鎮東港村負責人就建設100畝臺灣高接梨示範基地進行了磋商,在示範基地管理方式、建設用地等達成一致意見,項目現已正式實施。

  抓住“臺灣周”活動這一契機,鄂州市臺辦積極開展對臺招商引資工作,突出與臺灣農業協會、農業專家和農業企業的聯繫與合作。臺灣華陸國際集團想在湖北建一個現代食品加工園,包含臺灣中小企業的傳統食品和現代應急食品,2011年和2010年多次到襄陽、鄂州考察,鄂州市臺辦積極爭取對接,最終使臺灣方面考慮到鄂州發展建園,在第八屆臺灣周上簽約15億元人民幣。

  鄂州市臺辦還主動與臺資企業聯繫,切實幫助臺商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2011年元月5日,臺灣仁獅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世旭到鄂州,就仁獅公司落戶鄂州前期事宜進行商榷,鄂州市臺辦和鄂州經濟開發區對其實施保姆式服務,短短15天時間,就幫助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企業代碼證和外匯許可證等證件。仁獅(武漢)工業有限公司正式落戶鄂州經濟開發區,總投資1500萬美元,主要生産、加工、銷售汽車配件等,第一批資金170萬美元已到賬。(台灣網鄂州市通訊員 李洪江 魏紅)

編輯:李瑞艷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