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灣特色美食 為大陸年貨市場添“臺味”

時間:2013-02-17 09: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灣特色美食為大陸年貨市場添“臺味”

  手工牛軋糖、鳳梨酥、金門高粱酒、高山茶、楊桃、芭樂、蓮霧、釋迦……眾多臺灣特色美食,已經成為大陸年貨市場不可或缺的商品,人們對此更是津津樂道。圖為近日青島市民在當地臺灣年貨大集品嘗臺灣食品。

  臺灣産品跨海趕集

  北京、天津、江蘇、上海、重慶、山東、福建、海南……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大陸各地節前的年貨市場裏,都飄著或濃或淡的“臺味”。

  1月底,在山東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13全國年貨精品展銷會上,眾多臺灣特色産品吸引了濟南市民。

  在臺東農會展區,梁小姐正在為人們介紹臺灣牛軋糖。她説,這是她首次來山東,雖然大部分濟南市民並不了解牛軋糖和普通糖的區別,但仍有不少去過臺灣的市民專程來購買。“純正的牛軋糖以麥芽糖代替蔗糖,是糖尿病人也可以選擇的低糖糖果,甜而不膩、不粘牙。”梁小姐説。同樣是首次來濟南的花蓮縣陳育弘説,以前參加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糖酒交易會,但租賃大陸年貨展位還是第一次。他説,臺灣高粱酒的名氣在大陸叫響了,這幾天賣出了20多箱酒,消費者説是要在春節期間送給親朋好友。

  此次展會1月23日下午閉幕後,緊接著又移師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直到2月4日結束。

  賺個雙贏回家過年

  在北京,臺灣水果節前“傾巢而出”——新發地水果批發中心舉辦了一場高雄水果推介會,蜜棗成為高雄市農業局與相關企業此次來京推介的主角。為拉近與京城消費者的距離,主辦方借力風靡兩岸的電視劇《甄嬛傳》,特意安排4位清宮裝扮的“嬪妃”在活動現場擔當代言人,促銷臺灣時令水果。

  “吃蜜棗,早(棗)幸福!”臺灣業者不只為自己的優質農産品賣力“吆喝”,還借諧音向大陸同胞提前拜年,送上新春祝福。

  1月28日,由全國供銷總社與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主辦的“2013年臺灣水果節”在北京家樂福超市的18家門店同時啟動,柳橙、木瓜、鳳梨、楊桃、芭樂(番石榴)、蓮霧、釋迦、香蕉、葡萄柚等10余種臺灣特色水果集中亮相,大大豐富了京城春節市場。據銷售人員介紹,臺灣水果很受歡迎,連價格相對較高的蓮霧、釋迦也賣得不錯。  

  臺灣農業主管部門最新統計顯示,受惠于兩岸直航、簽署檢疫檢驗合作協議以及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等利多,大陸已成為臺灣農産品外銷的第二大市場。此間分析人士指出,政策便利加上臺灣農産品在大陸消費者心中日益建立的優質形象,將讓今後大陸年貨市場的“臺味”越來越濃。

  大陸農産品入臺難

  大陸多年來本著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制訂了一系列惠臺政策。尤其在兩岸農業交流方面,大陸從2005年起就開始單向給予臺灣多項農産品優惠待遇,使得近年來臺灣農産品銷往大陸的數量快速增加,尤其2011年ECFA早收清單實施後,享受“登陸”優惠關稅的臺灣農漁産品金額,較上年大幅增長。 

  有專家認為,兩岸經濟規模懸殊、同類産品價差大,開放大陸農産品入臺,可能會對部分臺灣農産品造成影響,但對於臺灣少産或不産的農産品,臺當局則應網開一面。有大陸官員就曾希望臺灣,凡是向其他國家和地區開放的農産品,也應一視同仁向大陸開放,以體現平等原則。

  事實上,在被臺灣限制進口的大陸農産品中,有不少是臺灣欠缺或不産的,如蘋果、小麥、玉米、黃豆等。臺灣每年約進口13萬噸蘋果、100萬噸小麥以及400余萬噸飼料和食用玉米等,卻唯獨拒絕大陸的同類農産品于門外。

  國臺辦發言人楊毅近日否認了要求臺灣開放830項大陸農副産品的消息。他説,大陸目前並沒有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多次講過,在兩岸經濟合作進程中,我們將本著兩岸一家人的理念,充分體諒和照顧臺灣民眾,尤其是臺灣中南部農民朋友的實際利益。

編輯:李瑞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