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品貴州熱 黔地印象臺灣現

時間:2014-05-06 09: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天最後一天賣的就有近千份,比預想的火爆的多了。”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臺灣商人黃先生是在貴州度過的,3日晚20時,在貴州省會貴陽的國際會議中心他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向記者感慨。在2014年貴州(貴陽)臺灣名品博覽會上,他的鳳梨酥攤位上顧客絡繹不絕,成了全場最後一個收攤的人。

  2014年貴州(貴陽)臺灣名品博覽會3日順利落幕,該博覽會于4月30日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480余家臺灣參展商參展,2萬項臺灣原地産品亮相築城,一方面高科技産品讓貴州民眾領略了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此次臺博會恰逢“五一”假期,不少市民選擇到臺博會“嘗鮮”。高新科技展示、農業産品、特色小吃等展覽新銳而豐富,以地區劃分的物産展示更是讓貴陽市民開啟“臺灣體驗遊”模式。

  據了解,本屆貴州(貴陽)臺灣名品博覽會期間共計促成8340萬美元採購意向,參觀人數達15.3萬人次。博覽會期間貴州還與臺灣舉行黔臺企業懇談會,雙方集中簽約簽約項目24個,涉及茶葉加工、電子工業、新型環保節能介質生産等行業,雙方簽約總金額達8.26億美元。

  臺灣名品博覽會在貴陽火熱上演之際,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正率團在臺灣參觀訪問,與臺灣各界在經貿、旅遊、農業、文化等眾多領域達成的合作協議,兩地簽訂3.1億美元的貿易協議。湊巧的是,3日臺灣名品博覽會圓滿收官,同日下午15時,趙克志率臺灣考察團隊滿載而歸。正是,“黔地印象臺灣現、臺灣名品貴州熱”。趙克志在臺灣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貴州與臺灣淵源很久,地緣、人緣、文緣很近。特別是近段時間,黔臺交流合作好戲連臺、高潮疊起、漸入佳境。

  貴州與臺灣因同處北緯25度,加之地形地貌和生物生態具有多重相似性而被稱為有“地緣”。

  近年來隨著貴州的逐漸開放,兩地交流合作不斷深入,眾多臺灣同胞來貴州投資興業。以富士康落戶貴州為標誌,黔臺之間經貿交流不斷加強。截至2013年年底,貴州省累計批准臺資企業169家,現有臺資企業103家。

  2013年9月,貴州出臺了進一步支援臺資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除法律法規或國家明令禁止外,該省所有行業向臺資企業全面開放。

  貴州已與臺灣建立常態化農業交流機制與平臺,先期正開展休閒觀光農業交流合作。截至目前,貴州省臺資農業企業已達31家,經營範圍涉及種養、觀光農業等14個類別。

  除農業外,旅遊已成為雙方合作亮點。臺灣已成為貴州入境旅遊的最大客源地之一,據貴州省旅遊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貴州省接待臺灣遊客22.8萬人次,佔貴州全省入境遊客總數的29.34%;而貴州省通過旅行社組團赴臺的遊客也達到4萬餘人次。

  臺灣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在此次博覽會上表示:“交通的不便曾制約貴州發展,現在交通便利,貴州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旅遊條件良好,世界級景點處處可見,諸多優勢促使臺灣與貴州多方面可進行合作,雙方實現互利互惠。”

  專家評價:兩地互動,給西部山區的貴州吹來了清新的海洋風,也為臺灣加強與內地互動搭建了橋梁。

分享到:
編輯:段雯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