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現代農業的貴州“摹本”

時間:2013-12-09 16: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現代農業的貴州“摹本”

  中新網金沙12月9日電 (記者 鮑光翔)12月9日,中國傳統節氣大雪後的第二天,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陰天,氣溫不到10度。

  在該縣臺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的大棚內,原産于美洲熱帶地區的百香果開始挂果,每株結果上百個,長勢喜人。

  “以前想都不敢想,我們這裡能種出這些熱帶植物。”臺金示範園總經理傅鈞告訴記者。

  百香果只是該園區引進的200多個臺灣農作物品種中的一種,園區在花卉、水果、苗木和蔬菜領域引進的品種還有蝴蝶蘭、紅檜、芝麻菜等。

  臺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由臺灣農業巨頭臺一集團與貴州企業合資建立,佔地5000余畝,預計投資10億元(人民幣,下同),臺灣方面主要承擔農業技術指導、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和研發。

  “金沙與臺灣南投縣緯度基本一致,海拔960米也基本相同。”傅鈞告訴記者,因緯度、海拔基本相同,金沙縣有與臺灣農業合作的潛質。

  “園區種植的都是從臺灣引進的品種,面向周邊貴陽、重慶等大中城市銷售。”傅鈞告訴記者。

  在園區,記者遇到10余位正在種植苗木的婦女,她們都是當地的農民,自家土地已租賃給公司。

  “以前就種植一點水稻,剛剛好夠吃吧,賺不了幾個錢。”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園區以每畝每年250千克稻穀流轉了農民的土地,農民進到園區工作,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收入顯著提高。該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也從2011年4900元增至2012年的近6000元。

  “我們現在先試種一些作物,成功後提供種子給周邊的農戶種植,我們保價回收。”傅鈞告訴記者,未來將通過園區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高效農作物。

  據了解,未來該園區還將參照臺灣打造旅遊配套設施,發展觀光農業,吸引周邊遊客。

  “我們完全按照臺灣現代農業模式打造,基本上就是將臺灣的農業移植到了這裡。”傅鈞表示。

  貴州與臺灣因同處北緯25,加之地形地貌和生物生態具有多重相似性。隨著兩岸交流合作深入,近年來越來越多臺灣企業到貴州投資。

  貴州省2013年9月曾出臺了進一步支援臺資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除法律法規或國家明令禁止外,該省所有行業向臺資企業全面開放。

  “下一步我們還將擴大規模,覆蓋周邊條件合適的縣市。”對於園區的未來,傅鈞充滿希望。(完)

分享到:
編輯:李典典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