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行隨想——藍天暢想

時間:2009-02-24 12:28   來源:貴州臺辦

1123中午時分,訪問團從臺北桃園國際機場乘國泰航空公司的飛機經香港轉機回貴州。飛機起飛不久,從舷窗回望臺灣,看到藍天白雲之下宛如月牙的海岸線時,我想,自己就要漸行漸遠地離開萬分依戀的臺灣了,心中産生一種莫名的惆悵,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在臺期間日日夜夜的美好時光又一幕幕呈現在眼前。閒暇之餘,展開想像的翅膀,任思緒自由飛翔:

1、加強兩岸親屬來往、人員來往、民族民間交往,繼續加大做“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工作。人心向背往往能夠決定事情的成敗,古語説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爭取人心、凝聚力量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難的,要舍得下“本錢”。在目前官方交流仍有一定障礙的情況下,進一步推動我省與臺灣民間組織之間的交流交往,擴大和加強民間交流交往顯得更加重要,將會使中華大家庭的感情根基更加牢固。想到這裡,增強使命感和責任心,不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的願望也油然而生。

2、加強兩岸交流溝通,進一步推動貴州與臺灣文化交流、經貿合作與科技合作。貴州應抓住機遇,加大力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臺灣人民更多地了解貴州,到貴州來創業經商。對在黔臺商給予進一步的扶持和幫助,使其站穩腳跟,順利開展業務,促進雙向交流,為貴州企業特別是特色産業向臺灣發展創造條件。

3、針對臺灣的貴州鄉親較多、力量較大、少數民族多的特點和有關行業産業特色,多組織我省臺胞、臺屬及親友訪問團、民族文化訪問團等專業團組赴臺對口考察,如臺灣的少數民族較多、民族民間文化豐富,現代農業、畜牧業、水果業、交通運輸、資訊網路、環境保護、旅遊開發等十分發達,有很多經驗和做法可供我省參考或借鑒。

24小時營業的臺灣誠品書店  華廷凱 

4、誠品書店與臺灣文化。22日晚飯後,經向團長請假獲准同意後,我和高學傑先生相約,一起到24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敦南店逛一逛。心想,沒準會碰到自己喜歡的書。到書店一看,出乎我的意料,到那兒看書、選書、購書的人很多,而且大部分是年輕人。我似乎明白了臺灣傳統文化氛圍為什麼會那麼濃厚。淩晨,我和高先生分別選購自己需要的書籍和資料準備乘計程車前往桃園機場附近的賓館時,繼續看書、選書、購書的人還不少。因為重視教育與學習,臺灣50歲以下社會成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超過60%。開寶馬車種田的人比比皆是,也沒有了什麼城鄉差別可言,可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從逛書店,我想到了臺灣文化。説到臺灣文化,不能不提到臺北故宮。臺北故宮有65萬件館藏文物,約佔北京故宮、臺北故宮館藏文物總數28%,屬於精品中的精品。可見,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

臺灣臺北故宮   華廷凱 

信馬由韁,思緒飛揚。想著想著,我感到扭傷未愈的腳踝又隱隱作痛起來。赴臺前,在貴州(貴陽)排隊等候公交車時,面前有一道2-3公分的石坎,不幸被崴傷。這次臺灣之行,不輕不重的腳傷一直困擾著我。開始,晚上洗漱後,自己用手揉一揉、捏一捏,抹點膏藥就算對付了。後來,腳踝腫脹像個小饅頭似的,疼痛難忍,乘車也不得不抽空揉一揉、捏一捏、搓一搓,似乎能緩解一些。後來一想,腳傷也沒啥了不起,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況且不久也會痊癒。只是心中之痛如何了之卻是難事。臺灣雖然美麗,但是,由於歷史和各方面的原因,至今仍與大陸處於分離狀態,每當我想起來總有一種隱隱作痛的傷心。在臺灣東部時,每當我往東看去,遠眺太平洋,心中就想,走向海洋就象徵著走向富裕文明。中國要出太平洋必須經過琉球群島與臺灣。二戰之後,以蔣介石先生為首的國民政府錯誤地不去爭取琉球群島由中國託管,乃至東大門被人堵住了大半。所幸臺灣仍在。臺灣要作怎樣的戰略取向? 究竟是作中華民族東出太平洋的絆腳石,還是作面向太平洋的一艘偉岸的航空母艦?考量著臺灣人民及臺灣當局,也考量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好在臺灣局勢發生了積極變化,兩岸關係迎來難得歷史機遇、逐漸朝著和平發展的方向發展。想到這裡,我耳邊又仿佛響起袁永壽先生於1119日中午在本文開頭講的話來。袁先生還説,“兩岸的分離是歷史的作弄,翻開中國歷史,分分合合,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開宗明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岸的分離是兩岸中國人的不幸,統一是每一個中國人最大的願望。”我想,也許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願望都是這樣。 (貴州省黃埔同學會   華廷凱)

分享到: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