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臺協會長:抓住兩岸經濟機遇 共同造夢邁大步

時間:2010-10-13 09:50   來源:SRC-423

青島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官俊博接受台灣網獨家專訪(台灣網 王曉蕊 攝)

  台灣網7月6日青島消息  從最初的經銷商、製造商,逆流而上在行業上游耕耘出一片嶄新天地,建立起擁有創新設計、專業行銷和國際貿易的多元化綜合性集團公司;從一個人單打獨鬥,到帶領一批批臺商在青島投資興業共同發展,收穫蒸蒸日上的事業圖景,20年來,資深臺商、青島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官俊博在青島的土地上,從“賣車”到“賣未來”,潛心規劃,步步為營,以魄力與智慧築造了一個讓無數臺商艷羨的投資傳奇。

  應變創新 收穫永續事業

  上世紀80年代末,官俊博隨著第一波臺商登陸熱來到青島,將這裡作為自己事業夢想的始發地。他説,90年代初期,大陸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摩托車製造行業進入黃金階段,“那時候臺灣的摩托車技術在世界屬於領先水準,臺灣的技術和生産能力加上大陸的廣闊市場,生意很快就做起來了。”從剛開始的利用臺灣摩托車技術和生産能力進行摩托車零配件的買賣,到發動機、整車的製造銷售,官俊博憑藉在交通行業的積累和人脈,一路順風順水,生意有聲有色。

  直至2000年,中國即將加入WTO等一系列經濟環境讓官俊博明白,必須要有自己的研發與設計才能讓企業發展獲得源源不絕的“活水”,當別人還在製造業的豐厚利潤上高枕無憂時,官俊博已經果斷向産業上游進發,涉水研發工業設計領域,開創全新事業。在此過程中,他也曾因為對行業不熟悉經歷過挫折。新事業發展到第三年,一切剛剛上軌,合作夥伴撤走帶離了當時整個工作團隊,官俊博只能從頭再來。

  但這些始終沒有讓他動搖過紮根大陸從事設計工業的理想。官俊博的企業主要進行交通工具的設計與研發,所要做的工作是為大陸車廠設計等比例模型,協助廠房檢驗産品並評估市場價值。2004年,他通過與日本一家上市公司合作,引進日本先進的設計技術和理念,開始承接外國的設計定單,成功完成了公司的戰略定位和轉型。

  網銷奇招 助臺商度時艱

  正是由於經歷過企業重創挫折,也面對市場和經濟環境轉變的境遇,當2008年末的金融危機蔓延時,官俊博的敏銳與魄力,不僅能夠讓自己的企業成功“過冬”,更凝聚了一批當地臺商,共度時艱。

  “2008年末開始的金融危機,幾乎讓整個市場全面凍結,很多臺企的生存都極其艱難。失去了通路,産品走不出去,怎麼辦?必須要打破隔絕,找到新通路。”身為青島臺協會長的官俊博受到網路行銷時代淘寶網等一批網上商城成功經驗的啟發,創建“海貝網”,讓青島臺商的産品在網上展示流通起來。從臺灣書籍到食品化粧品,全部是地道的“臺灣出品”。青島市臺協也成為大陸第一家擁有B2C專業行銷網站的臺商協會。

  官俊博希望通過網路行銷,讓更多臺商可以用更簡單迅捷的方法在大陸獲得更好的生存發展。雖然海貝網建立的初衷是為青島臺商打開新通路,但目前,不少青島以外的大陸臺商産品也都加入了這個平臺。

  籌組“急難救助基金會” 做臺商的情感串聯

  作為青島市臺商協會的領頭人,官俊博自2008年初掌青島臺協,已經連續做了幾項 “創舉”。 除了建立“海貝網”,通過網路行銷工具協助臺商展銷商品,官俊博還召集了一批在地臺商籌組“急難救助基金會”。

  官俊博認為,青島臺商不同於南方等其他地方的臺商,能有大企業作為主體和因為産業鏈連接的原因,可以形成很好的團聚作用,彼此影響,相互依靠扶持,從而形成臺灣商業圈;而在青島,臺商行業並不集中,獨立性較強,就更需要協會的凝聚與幫助。

  “急難救助基金會的成立,使我們有更多的力量來幫助在青島的臺商。”官俊博表示,2008年的四川強震使青島臺商意識到,需要建立一個急難救助組織,來協助臺商處理各種意外事故,而後來發生的青島臺商意外事故也使 “基金會”的建立更為迫切。“急難救助基金會靠著相互扶持,點點滴滴匯集了大家的愛心,成為青島臺商急難救助的新渠道。”現在該基金會隨時都有至少十幾萬的基金儲備,用以應對突發事件。

  官俊博會長談起青島臺協會員時説,“青島臺商已有非常好的凝聚力,很多臺商願意付出自己的精力,不計回報為大家服務。”青島市臺協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大的活動,如五月份櫻桃節、六七月份釣魚、八九月份摘葡萄,通過開展這樣一系列的活動,臺商們從情感上真正串聯了起來,彼此相互扶持。

  紮根大陸 發展品牌邁大步

  紮根大陸20餘年,官俊博可以説是臺商在大陸發展和兩岸關係變化的見證者。

  官俊博認為,臺灣應該進一步背靠大陸市場,緊密合作,發展自己的品牌優勢。“從康師傅、統一到旺旺、徐福記,幾十年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了臺灣品牌在大陸的潛力。一個在臺灣不起眼的小公司,根植大陸後發展成享譽國際的品牌。這源自兩岸共同的文化背景、血緣關係,以及大陸市場對新生品牌的包容和接納。”

  官俊博的企業目前與日本公司合作,他認為,相比于其他跨國集團公司雄厚的資金、規模、經驗等優勢,自己的優勢在於大陸近20年的經驗以及累積的人文根基。正因為如此,官俊博希望能有更多的臺商把握住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的機遇,努力脫離代工的簡單製造階段,步入品牌創造與産品研發的行列。

  官俊博對研發與設計有一個獨特的解讀,他説:設計公司販賣銷售的是“未來”,做的是把概念與夢想“可視化”的工作。他也希望臺商能夠抓住兩岸經濟合作的機遇期,攜手邁開大步,走向國際,共同造夢。(記者 李徽 王曉蕊)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