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緣·故鄉情

2018年05月18日 10: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海峽緣·故鄉情 

  ——我與“海峽論壇”的故事 

  如果要問在南安哪里能喝到正宗的臺灣高山茶,長期浸淫茶道的“茶膩子們”一定會告訴你,南安市區河濱路的金海盛茗茶店的臺灣高山茶最正宗。而如果問起金海盛茗茶店的老板——洪錫煎先生為人如何,圈子里的“茶友”們都會豎起大拇指——頂呱呱!近日,在金海盛茗茶店里,在氤氳的茶氣和四溢的茶香中,洪先生向我們講述起了他和“海峽論壇”、和故鄉的故事…

  返鄉初試水,緣起“海峽論壇” 

  “說起我和故鄉南安的‘不解之緣’,還真的得感謝2009年的首屆‘海峽論壇’,我記得那屆論壇有個活動是閩臺姓氏族譜的對接,‘洪’氏正是十個對接族譜中的一個,通過那次對接活動,我結識了南安臺辦的很多朋友,在他們的邀請和鼓勵下,我才回到闊別了三十年的故鄉。” 談起返鄉創業的原因,洪錫煎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洪錫煎,1959年生,祖籍南安市溪美街道鎮山村,現籍臺灣。1979年,剛滿20歲的洪錫煎先生因生活所迫,懷揣著僅有的100元,輾轉到澳門、臺灣等地闖蕩。經過多年的打拼,憑著一股幹勁和悟性,他在島內闖出了名堂,並且將戶口遷到了臺灣。

  事業有成後,洪錫煎先生回到大陸創辦企業、開拓市場,事業漸漸做得風生水起。“剛回大陸的時候,我都是在廣東等較發達地區,也想過回家鄉投資,但是當初正是因為在家鄉生活困難,才選擇漂洋過海的,所以對家鄉的投資環境,我一直心存疑慮。”談起當初自己的顧慮,洪錫煎臉上挂著笑容。“南安市臺辦的朋友一直極力邀請我回鄉投資,6月份的‘海峽論壇’結束後,9月份南安市正好在舉辦第二屆‘農訂會’,我便趁機回鄉考察了一下。”

  大陸再創業,緣定故鄉南安 

  正是在第二屆農訂會上,洪錫煎與臺灣茶區主要負責人張進中一見如故。因同樣喜愛品茶,加之考察後發現南安市投資環境和市場前景不錯,2012年,洪錫煎與張進中等共同成立泉州市金海進出口公司。

  “泉州是著名的‘茶鄉’,雖然我對在南安投資的前景看好,但想在這趨近飽和的茶葉市場中‘殺’出一片天地卻實屬不易。”談起在家鄉創業的艱辛,洪錫煎爽朗的笑著“所幸各級政府出臺了很多的惠臺政策,南安市也為臺商投資開通了‘綠色通道’。此外,南安市臺辦幫我牽線搭橋,利用各屆‘海峽論壇’、 ‘農訂會’等平臺,介紹了全國各地很多朋友給我認識,這對我市場的開拓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海峽論壇’是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合作平臺,從09年到現在,我幾乎每屆都會參加。每屆海峽論壇都會安排很多的文化、經貿交流活動,透過這一平臺,我們可以將高山茶推介給全國各行各業的朋友們。”洪錫煎說,借助“海峽論壇”,他們的高山茶都吸引了很多顧客,簽訂了二三十萬元的訂單,金海進出口公司創辦至今,每年銷售額均達700萬元以上。

  富貴饋鄰里,緣係家鄉父老 

  “我也吃過苦,當時外出闖蕩,我挑過水泥,賣過菜,也打過雜工來維持生活,我知道‘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艱辛和尷尬。”洪錫煎說,“雖然我現在是臺灣籍,但是南安始終是我的故鄉,我的企業能做大做強,離不開家鄉政府和父老鄉親的支持,如今我有能力了,想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多做些事幫助別人。”

  為了更好地服務家鄉,洪錫煎在2012年主動請纓,成為南安市法院的3名臺胞陪審員之一,先後共參與、促進訴前調解、化解信訪案件近50件。洪錫煎還積極參與家鄉的扶貧濟困,從2013年開始,洪錫煎主動通過市臺辦,與10戶貧困、殘疾、五保戶、遭受病災的家庭挂鉤,每個月給予每戶200元的生活補助,如今,補助對象已從南安擴大到全省范圍。此外,洪錫煎還積極參與家鄉修路搭橋、捐資助學等善行,並被選為第二屆溪美街道僑聯主席。

  “我也沒統計過我總共捐過多少錢,說實話,很多受捐助的對象,我連面都沒見過,我也不覺得我能起的作用有多大,我只知道南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也在這里拼搏並流過汗,我希望能盡自己所能,讓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特別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生活過得好一些。”對于自己的善舉,洪錫煎謙虛的說。

  “對于今後的發展,我當然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夠越辦越好,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也祝願‘海峽論壇’能夠越辦越精彩,希望政府能夠更多地舉辦類似的活動,‘政府搭臺,民間唱戲’,吸引更多的兩岸民眾前來參與,讓大陸的發展紅利惠及更多的兩岸同胞。”談起對“海峽論壇”、對今後自身發展的看法,洪錫煎如是說。

  作者:黃昌澤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