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海峽親情的維繫

2018年04月18日 15:24:00來源:台灣網

  “心近了,海峽近在咫尺,心走遠了,海峽也變天涯。”

  這是前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2016年的海峽論壇發言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每年六月舉辦的海峽論壇,是我最期待的年度活動,從與會者到參與者到分享者的角色轉換,總能帶給我不同的收穫,適逢今年十週年的機會,我想將一個小人物遇見海峽論壇之後的故事分享我是一個本碩博在臺灣就讀,平凡不過的臺灣青年,一直沒有機會能夠參加海峽論壇,直到2015才有機會以與會者的身份,參加了第七屆海峽論壇,並在這次參會之後,讓我對到大陸發展更具信心,就下定決心來大陸尋找自己的機會。

  礙于大陸企業是無法在臺灣招聘網站上刊登職缺資訊,無奈就找了臺企外派的工作,工作期間沒有五險一金沒有正常休假,下著雪卻沒有暖氣的狀況下,生病了也只能靠成藥撐,堅持了兩個月後本辭職返臺,最苦的時候。我甚至跟朋友説過在天橋上賣貼膜我都想留下來;後來獲得首鋼集團創業公社的邀請,成為首位臺灣人,就這樣投入了大陸火爆的雙創産業中,進而打造了一個屬於臺灣青年的發展平臺。

  在2016年的海峽論壇,作為臺青代表,得到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的接見並參與對談,在交流中分享了自己服務台灣青年時在大陸發展遇到的狀況。在這之後更開啟了我預期之外的發展,從前擔任智囊的我,從幕後走上了臺前,單這年就完成了五場千人規模演講,與更多臺灣朋友分享了我在大陸的所見所聞,走過了很多沒去過的城市,認識了來自大江南北的朋友;像最近到福州,兩年前班機上偶然認識的朋友主動説要開車來接我;而在大陸工作近三年時間幾乎每個月都有過去的師長、同學甚至同梯都相繼過來大陸找我,甚至我從小看到大的老師孩子,今年都來報考北京高校;兩岸交流不只是影響了我的發展,甚至影響了我的親朋好友們的想法。

  我所創立的創業公社臺灣青年創業驛站,獲得了國臺辦授予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發展至今已有團隊成為首個登上北京大學生創業版、首個獲得中關村高新技術認定,他們全都是兩岸融合的團隊。至今到訪台灣驛站交流的臺灣青年已超過2700多人,臺灣驛站已是臺灣青年來大陸實踐兩習兩業的首選平臺。

  “進入、融入、找出路”。一直是我認為臺灣青年來大陸應當依循的務實發展脈絡,任何發展,都應該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爭取;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也生於平凡。我不是富二代、政二代。曾經也坐在臺下。但如今能站在臺上跟大家分享。是我靠自己的努力才待在大陸發展,因為我堅信著「人可以平凡,但不能甘於平凡的潰敗」,就這樣走到了現在。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海峽論壇正是擔當兩岸橋梁的重要所在,青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臺灣青年不能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兩岸本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唯有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達到心靈的契合,進而才會讓未來一切的結合水到渠成,企盼海峽論壇能夠越辦越好,發揮更大影響力,作為承載更多臺灣同胞實踐中國夢的起點。

  作者:鄭博宇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