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的昌邑情結:熱心慈善、助力發展傳遞溫暖力量

時間:2013-04-08 09:40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4月8日昌邑消息  近年來,在山東昌邑投資興業的臺商越來越多,事業也蒸蒸日上,臺商們在搞好企業經營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有的熱心公益慈善事業,有的則不斷邀請生意夥伴到昌邑投資興業,助力經濟發展。臺商們的昌邑情節,傳遞著溫暖的力量。

  “我愛上了昌邑這片熱土,我愛這裡熱情的人民,我愛這裡的美好生活,是這座城市讓我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臺商劉竹承飽含深情地説。 1997年,劉竹承退休後從臺灣來到昌邑投資創業,在這裡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經過多年打拼,他的公司成為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銷售網點遍及全國,並出口東南亞和東歐。

  劉竹承在昌邑投資興業的同時,也將一顆愛心帶到了昌邑,最初他幫助的是自己從媒體上發現的救助目標,後來他讓朋友和昌邑臺辦工作人員提供需要幫助的人。到目前,他先後救助了150多名大學生、300多名貧困老人,累計發放救助款超過500多萬元。

  把溫暖的力量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劉竹承不是個例,在昌邑的每個臺商,在搞好企業生産經營的同時,都時刻不忘回報社會,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當了解到石埠溝流村集體經濟薄弱,想整修村內道路但無資金的情況後,臺商李森榮主動聯繫其他臺商一起為該村捐款一萬餘元,整修村內道路1400米,實現了村民們多年的夙願。

  “昌邑是我的故鄉。”每年都要在昌邑生活上大半年的臺商董希孔自豪地説道。與劉竹承的經歷不同,董希孔1965年生於臺北,雖説是臺商,他的根卻在昌邑。早年爺爺從圍子鎮董家隅莊村赴臺經商,從此為海峽所阻,沒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2001年底,董希孔帶著先進成熟的技術和對故鄉的眷戀,回到昌邑購買廠房,註冊成立了濰坊世揚防潮設備有限公司,在故鄉的熱土上紮下了根。

  在昌邑住的時間長了,董希孔對這片土地的感情越來越深厚,他不斷地邀請臺灣的生意夥伴到昌邑投資。經他介紹,臺灣藤村有限公司2006年開始到昌邑市投資房地産業,目前已累計投資2.3億元人民幣。這種“以臺引臺”的招商模式,形成了良性迴圈和明顯的集聚帶動效應,為加強海峽兩岸人民的交流、交往以及招商引資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2006年以來,昌邑市政協先後邀請了3位臺商擔任政協委員。經過這幾年的歷練,這些臺商在政協委員這個角色上已經遊刃有餘,他們圍繞人民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項主要職能,積極參政議政,密切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及民生問題,關心臺胞、臺屬的意見和需求,他們的很多建議、提案,已經在昌邑多次發揮功效。

  劉竹承、董希孔、李森榮等人的經歷就是在昌邑投資臺商的一個縮影。截至2013年3月底,昌邑市臺資企業已累計達到99家,累計利用臺資30236萬美元,行業涉及精密鑄造、化工、鹽業、紡織、食品加工等,為昌邑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台灣網濰坊臺辦通訊員 匙明建 趙婧婧)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編輯:郭慶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