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籍臺胞高秉涵當選20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時間:2013-02-21 14:21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2月21日菏澤消息  2月19日晚,中央電視臺20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曾從臺灣帶回100多個老兵骨灰壇的菏澤籍臺胞高秉涵點亮臺灣老兵亡魂歸鄉路感動兩岸,獲“20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殊榮,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他捧的不是老兵遺骨 是滿滿的鄉愁

  當天的節目播放了中央電視臺拍攝的關於高秉涵的專題片,講述了高秉涵的家國情懷以及他“感動中國”背後的心路歷程。高秉涵1935年出生於菏澤市牡丹區呂陵鎮高孫莊村,1949年10月隨國民黨軍隊到臺灣。20世紀90年代以來,他利用回鄉探親的機會,帶回100多個大陸老兵的骨灰壇,完成了這些老兵“回家”的遺願。

  “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相會。相煎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鄉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卻是滿滿的鄉愁。”這是高秉涵得到的頒獎詞。

  高秉涵在節目中回答央視主持人白岩松提問時説,他最後一次流淚是返鄉回到村莊。“不省人事,我幾乎要休克。這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更怯。沒有長期流浪的人體會不到。”高秉涵説,從到臺灣那天起,就想家,想了60多年。

  白岩松説,高老不年輕了,還有多少任務等著您呢?高秉涵答道,還有21位鄉親在臺灣,他們住在養老院,不能動了。“我有義務抱著他們的骨灰回到我的家鄉菏澤,我要感恩。”現為菏澤旅臺同鄉會會長的高秉涵已年逾古稀,但仍堅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著想要回家的同鄉一道返鄉,“我答應過他們,只要還有一個人要回家,我就陪著他們一起回來。”

   經廈門漂泊到臺灣 與老母永別

  國共內戰期間,1948年,13歲的高秉涵被迫離開母親宋書玉,從山東菏澤逃命江南,曆盡艱難,用了6個月,穿越6個省份,走了2000多公里,最後擠上了由廈門開往金門的班船,接著漂泊到臺灣;再回首,悠悠66載歲月已飄然逝去,但悲未能見上娘親最後一面。就在1979年,高秉涵委託美國的同學寄出第一封 “家書”,怎奈,造化弄人,當家書再三輾轉寄達時,高秉涵娘親已去世一年多。由此,娘親,成了心頭永遠的痛。思鄉,也成了一種病。

  而“你要活著回來”,娘親的這份叮嚀,卻成為高秉涵能經歷九死一生、活下去的動力:拖著被燙傷幾近殘廢的雙腿奔逃,踩著屍體爬上開往臺灣的最後一班船,蜷縮于臺北車站與野狗搶食,甚至曾幾度因生活悽慘想自殺但最後放棄……

  而後,才學有所成,才能為“老哥”們(指逃亡路上以及在臺灣長期照顧、幫助他的年長老兵們)的身後事盡點力,帶他們的骨灰壇“回家”。“雖然這輩子沒能為母親盡孝,但我也算為社會盡孝了,母親若知,也能含笑九泉了。” 

編輯:郭慶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