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09年,內江城西工業園被確定為四川省“1525”百億重點工業園區;2010年,獲“中國汽車(摩托車)零部件製造基地”稱號;2011年,獲四川省“特色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稱號。城西工業園地處“成渝之心”的內江市城區西部,2011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産值86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4.1億元,實現利稅7.5億元,同比增長均達30%以上。
據悉,“十二五”期間,內江經濟開發區將堅持“抓發展就是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投資,抓投資就是抓落實”的理念,確保在2012年把城西工業園建成百億工業園,實現利稅10億元以上,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達10萬以上;到2015年,工業産值達300億元以上,實現利稅25億元以上,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達到20萬以上。
作為內江經濟開發區的主導産業之一,機械汽配産業是目前數量最多、投産企業最多的産業。現已入駐企業18戶,主要有鳳凰集團、德摩叉車、伊萊維克電動車、正田控股等。
“內江鳳凰集團公司是集能源、化工、機械和高新材料于一體的企業集團,2011年集團公司銷售産值預計達到10億元。”內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偉全告訴筆者。
從汽車的銷售看,僅川南汽貿城,建成投産運營第三個年度起,便有望實現年銷售額達8億元,年稅收達1500萬元。
生物醫藥産業也是內江經濟開發區的主導産業之一。現已入駐匯宇制藥、恒通制藥、天德制藥和梓潼宮藥業等多家企業。
作為園區的另一主導産業,近年來,城西工業園區的電子資訊産業發展也很迅速。僅巨騰國際生産的全球筆記型電腦機殼市場佔有率就達到31%以上。
巨騰國際是一家專業3C産品機構製造商,主要為仁寶、富士康等筆電生産代工企業配套。據臺灣巨騰國際內江基地項目負責人魏文川介紹,“一期項目佔地378畝,投産後能實現年産塑膠外殼3600萬套,鎂鋁合金外殼1800萬片的生産能力,實現銷售收入33億元。項目全面建成後,解決就業人員可達7萬人。”
據了解,臺灣巨騰國際內江項目基地現有員工1300人,60%以上的員工都是本地人。28歲的張梅是內江本地人,今年2月份,她結束了長達9年的浙江打工之旅,來到巨騰國際上班,做平板電腦的前框包裝。“現在的工作跟以前打工的工資差不多,而且離家很近。”張梅很喜歡這份工作。
魏文川透露,為了方便員工上班,公司將打造面積為251畝的員工生活區,離車間大概有一公里的距離。
城西工業園地處“成渝之心”的內江市城區西部,是成渝經濟區和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匯點。成渝、內昆、成渝城際高鐵等3條鐵路和成渝、隆納、內昆、內宜、內遂5條高速公路貫境而過。陳偉全分析説,“內江到成都有172公里,到重慶有169公里。成渝高鐵建成後,城西工業園在成渝半小時經濟圈中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