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榮獲“上海十大教育功臣”的我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在滬與臺灣同行會面時,深情地回憶起20年前首訪寶島的盛況,那一幕幕鮮為人知的往事至今聽了仍令人動容。
1990年金秋,寶島首次飛來大陸音樂界的“報春燕”。以一曲《梁祝》享譽世界的大陸著名的小提琴家俞麗拿教授應臺北市交響樂團盛邀,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赴臺演出的大陸音樂家。
當年10月19日晚,臺北音樂廳內座無虛席。時針剛指向七點,一襲墨綠色拖長禮服、滿臉笑意的俞麗拿風度翩翩登上舞臺,觀眾席一片靜寂,十幾秒鐘後,突然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對于俞麗拿來說,累計幾千場正式演出的經驗,數百次登臨過國際最頂尖的大舞臺,面對如癡如醉的眾多觀眾,持琴彎弓演奏早已習以為常。每次登臺表演,她總是凝神屏息,從容持弓,以富有個人特色的風格,傾心演奏出一個個千變萬化、抑揚頓挫的音符。可那晚拉弓表演前,她實在抑制不住澎湃奔放的情感。能與臺島樂迷共度一個美好的“俞麗拿之夜”,眼前的這一切,該不是在做夢吧?!
藝術家的靈感全在于感情的激發和即興的創新。當晚俞麗拿的身心全部沉浸于《梁祝》的情緣,臉部表情隨著故事的鋪陳、敘述,時而沉醉,時而驚醒;時而歡快,時而哀怨,激昂處似飛瀑流雲,舒緩時如鶯鳴鸝啼,全場幾千顆觀眾的心隨著藝術家纖纖十指間傾瀉出的絕妙音符跳動、起伏、激蕩。一曲奏畢,掌聲四起,俞麗拿6次出場深情謝幕,仍欲罷不能。此時突然一只熾熱的舞臺燈爆破了,一縷青煙過後,不肯離場的觀眾們感慨不已:一曲美妙的《梁祝》竟令舞臺燈也為之動容。
名揚中外的大陸音樂家首演臺灣,轟動寶島,而令俞麗拿沒想到的是,自己一個小小的“個人秘密”,竟會牽動那麼多臺灣朋友的心。海峽兩岸音樂家第一次合練剛結束,臺北交響樂團團長兼指揮陳秋盛一個手勢,樂隊奏起輕快動聽的《生日快樂》樂曲。俞麗拿頓感困惑,此時此刻演奏這個曲子,事先並沒有安排啊?……
謎底即刻揭曉,陳秋盛高興地當眾宣布:“諸位同仁,今天讓我們衷心祝願尊敬的俞麗拿教授生日快樂!”全體團員起立,在熱烈的掌聲中,一位女團員滿面春風地捧來了一只高5層的大蛋糕,一把素稱“樂壇之星”的小提琴安放在蛋糕的正中央,兩條鮮紅的緞帶上分別寫道:“祝俞麗拿教授樂壇魅力永存”、“臺北交響樂團恭賀”。
當晚,臺灣各界假臺北著名的“淘淘大酒家”舉行歡迎宴會,宴會廳華燈漸暗,紅燭吐艷,10多個仙女依次出場,用中文及各國語言唱起了《生日歌》。歌聲中,身著盛裝的酒家總經理恭恭敬敬地向壽星獻上了親手精心制作的生日大蛋糕。
宴會結束,幾近午夜。俞麗拿回到旅館,恭候多時的旅館總經理又帶領員工,盛情地給她送來了一日之中第三個生日蛋糕,還風趣地說:“臺灣民間最推崇‘三’,第三個生日蛋糕最美,最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