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兩岸屈原後裔共赴“端午之約” 時空難阻血脈傳承

2016年06月12日 09:09: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湖北秭歸6月9日電 (記者 郭曉瑩)6月9日,28位來自臺灣的屈氏後裔和學者詩人,共赴湖北秭歸萬古寺村尋根訪源,延續血脈親情,傳承家族文化。

  秭歸萬古寺村相傳是屈原祖籍居住地,因屈原精神萬古流芳而得名,全村六成以上的居民都姓屈,有“屈原故里屈氏第一村”的美譽。

  臺灣彰化市寶廍裏是臺灣屈氏後裔聚居地,世居200多位屈氏後裔。2010年,經臺灣明道大學牽線搭橋,鄂臺兩地屈氏後裔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

  當日上午10時,船剛抵達長江西陵峽口,一艘龍舟破浪而來,並隨船同行。龍舟上“兩岸屈家同宗同源血脈相連手足情深”的橫幅格外醒目,這種特別的歡迎方式帶給臺灣同胞不小的驚喜。

  抵達萬古寺村後,兩岸屈氏後裔聚在一起,看表演、贈禮物、聊家常、敘鄉愁。

  下午,一場原汁原味的民間端午祭在香溪河畔舉行,兩岸屈氏後裔共祭屈原。

  “兩岸屈氏擁有共同的血脈和歷史,縱然相隔萬水千山也無法阻斷血脈親情。”臺灣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學系副教授羅文玲是最早為兩岸屈氏後裔聯絡交流的搭橋人。數年前,她受秭歸縣委託尋訪台灣屈氏後裔,沒有想到,這件事最終促成了兩岸屈氏宗親的聯絡交流。她説,見到兩岸屈家人交流頻繁,相處融洽,深感自己做的事意義非比尋常。

  萬古寺村黨支部書記屈家明與彰化市寶廍裏里長莊景德每年都有一次“端午之約”,今年是雙方第五年在一起過端午節。莊景德説,寶廍裏計劃明年辦一次較大的端午節慶活動,屆時邀請秭歸的屈原後裔再赴“端午之約”,到臺灣參加當地紀念屈原的活動。(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