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蔡芳霖的乒乓夢:“草根”也有大明星

2016年04月08日 10:58:41  來源:東南網
字號:    

  他是臺灣最早的一批乒乓球運動員,跨海來廈門經營乒乓球館,並找到了事業發展的新路徑

蔡芳霖(右)正在球館教學。

  東南網4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李烈 文/圖)

  從學生球員到球館館主

  廈門市中山路4號,中山球館,五樓。發球、搶攻、防守、反攻……每天放學後,總有一群少年在這裡練習乒乓球,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在蔡芳霖眼中都是一份欣慰。蔡芳霖是臺灣最早的一批乒乓球運動員,跨海來廈門經營乒乓球館已經3年。在這裡,他找到了自己乒乓球事業發展的新路徑。

  上個世紀70年代,剛進入小學的蔡芳霖參加了學校的乒乓球培訓課,由此開啟了乒乓球生涯的第一步。“那時候,臺灣的乒乓球才剛剛起步,也沒有專業和業餘之分,就是每天下課訓練一兩個小時,連教練也是業餘愛好者。”蔡芳霖説,初中時,自己還因為乒乓球特長,被保送大學。大學期間,他每年代表所在大學,參加大學生聯賽。漸漸地,乒乓球成了他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學畢業後,蔡芳霖去了金門,並在那裏開了自己的第一家乒乓球館。“臺灣的球館大都採取會員制。一開始,還有不少會員,既有大人,也有小孩。可後來,人漸漸地少了,許多學球的孩子也都放棄了。”徬徨之際,蔡芳霖把目光投向了海峽對岸。

  “乒乓球在大陸非常流行,有許多業餘愛好者,不少家長也會送孩子學球,我相信在那裏可以繼續自己的乒乓球事業。”於是,2013年,蔡芳霖來到廈門,開辦起了乒乓球館。

  留住生源的新點子

  剛到廈門時,蔡芳霖也像在金門一樣,收學生、納會員。不過,蔡芳霖很快發現,如果沒有一個響亮的品牌,生源是無法保障的。“來球館學球的孩子,或把學球當作一種業餘興趣,或抱著一種玩樂的心態,來得快,去得也快。”蔡芳霖擔憂,如若生源不足,球館將難以為繼。

  究竟該如何留住會員?一次偶然的邂逅,讓蔡芳霖想出了新點子。2010年,在廈門的一次乒乓球交流活動上,蔡芳霖看到了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乒乓少年。“他從未進過專業隊,學習之餘,一直由父親帶著訓練,然後去各地打一些業餘比賽,賺取獎金。”蔡芳霖説,福建的乒乓球業餘愛好者,幾乎都知道這位乒乓少年的名字,而一些稍有人氣的業餘比賽,但凡有這位乒乓少年參加的,定會吸引不少目光。

  “業餘乒乓球,是否也可以産業化、商業化,甚至打造屬於自己的明星?”這位乒乓少年,讓蔡芳霖開始思考乒乓球事業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打造一系列業餘乒乓球積分賽。

  “只要是業餘乒乓愛好者,參加這些積分賽,就會獲得相應的積分。跟專業運動員一樣,這些積分會形成一個排行榜,而有了排行榜,一些成績優秀的球手,或者是一些有獨特人格魅力的球手,都會受到重視,這樣就會産生屬於草根的業餘乒乓球明星。”蔡芳霖解釋説,就像網球或者NBA那樣,有了明星,就能形成品牌效應,吸引更多業餘愛好者加入,從而增加球館的知名度。

  用網路推廣夢想

  夢想是美好的,但如何讓它變成現實?為了落實業餘乒乓球積分賽的構想,蔡芳霖考察了市場。“目前,大陸有一億多乒乓球愛好者,臺灣也有不少乒乓球俱樂部,如果能聯合起兩岸的乒乓球業餘愛好者,實現積分賽的構想並不困難。”蔡芳霖首先想到,運用網路推廣自己的夢想。

  “眼下,網際網路的成熟與便捷,不僅拉近了大陸球友與臺灣球友的距離,也讓兩岸業餘乒乓球賽的開展擁有了一個可交流、可溝通的平臺。”蔡芳霖告訴記者,目前他已找到專業的團隊製作網站,而他自己則奔走于福建各地,招募可以承辦這一系列積分賽的分管者。他希望,以廈門為起點,將積分賽逐步推廣到兩岸,從而促進兩岸業餘乒乓球愛好者的交流。

  “再過兩三個月,網站應該就建好了。到時候,將開始舉辦第一場賽事。”關於這場賽事,蔡芳霖也有過無數種設想,而最觸動他內心的,是廈門與金門的互動。“我在廈門和金門都教了幾年球,兩地又離得近,如果在廈門和金門各打一場球,就可以在比賽之餘,順便組織參賽家庭來場廈金遊,這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蔡芳霖笑瞇瞇地説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