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福建東山:九旬臺胞跨越海峽祭“谷公”

2015年04月09日 14:38:3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福州4月9日電(胡善安 謝漢傑)“谷先生啊!我們在臺灣的子孫後代將永遠銘記您的豐功偉績!”4月8日,現年90歲的臺胞林璋攜帶家人專程趕到谷文昌墳墓碑前敬獻鮮花,點燃香燭祭拜,默哀、鞠躬。

  “谷先生,您一心為民眾造福,同樣值得臺胞稱讚,世代崇敬和永遠懷念!”林璋説。

  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谷文昌在福建東山縣工作14年,期間擔任縣委書記10年,帶領全縣幹部群眾奮力拼搏,終將荒島變寶地,留下了極具鮮明時代感和強大生命力的精神遺産。多年來,當地百姓始終不忘他的好,清明節形成“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習俗。

  林璋回憶説,他出生在東山島康美村一個泥瓦匠世家,在家中排行老二,11歲就跟隨爺爺、父親、叔叔、大哥外出幫人修建房屋、祠堂、廟宇,足跡遍佈東山島上140個村莊。

  那時的東山島“沙灘一片光溜溜,‘沙虎’無情田屋休,水米柴草貴如油,求乞謀生走九州”。村裏一個閨女從出生到出嫁還吃不上一斗(6公斤)大米,一擔水也能成為女兒的嫁粧。為了謀生,他和大人背上工具,毎天步行二三十公里去打工,夏天被熱沙燙腫了雙腳,秋冬被風沙吹紅了眼晴。

  1949年3月,24歲的林璋丟下家中的父母、妻兒,被迫去臺灣當兵。5年後,他定居在臺北縣。由於海峽兩岸隔絕音訊,林璋又在臺灣娶妻生下4個子女。

  昔日東山“沙燙人窮”的面貌早已烙在他的腦海中。1986年,臺灣尚未開放臺胞往返大陸探親,林璋就迫不及待地輾轉新加坡回家鄉探親,雖然父母已經去世,但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幼子林山輝已成家立業,生兒育女。

  更讓他萬分驚喜的是,以前難見一草一木的東山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個“乞丐村”變成了林海中的“富裕村”。在此後的幾次返鄉探親中,林璋得知家鄉巨變,得益於谷文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帶領群眾造林植樹、興修水利、根治風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使他對谷文昌欽敬有加。此後,他每次返回臺灣,都會帶去許多報道谷文昌事跡的報紙、書刊,到處去宣講,還通過在臺灣的4個東山同鄉會,共同宣揚谷文昌精神。

  林璋説:“今年暑假期間,我要把臺灣全家四代30多人,包括15個孫兒、孫女、曾孫都帶來祭拜谷文昌,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他對故鄉的偉大貢獻!”

  據谷文昌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清明節以來,前往谷文昌陵園舉行悼念活動的臺胞及其眷屬達300多人。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