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跨越海峽的愛——蘇州兩岸婚姻突破2000對

2015年03月12日 09:35:5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南京3月11日電(記者劉巍巍)從最初的“老兵婚姻”,到如今的“兩岸愛情”,江蘇蘇州兩岸婚姻已突破2000對。

  25年前第一眼看到萬奕,臺灣青年沈培基就被這個知性、文雅的蘇州女孩深深吸引。在整整9個月時間裏,沈培基天天送玫瑰到萬奕辦公室,考察投資環境反而成了“副業”。

  因患過小兒麻痹,萬奕的一條腿時常無力,她為此打定主意不找男友。然而,面對癡情的沈培基,萬奕最終改變主意,兩人結為連理。在臺灣生活了10多年後,萬奕夫婦重回蘇州創業、居住。“我們的婚姻是倒吃甘蔗,越吃越甜。”萬奕説。

  涉臺婚姻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時代發展的軌跡。蘇州市臺辦副主任沈蓉介紹説,從最初臺灣老兵回大陸娶親的“老兵階段”,到如今愛情成就婚姻,該市涉臺婚姻進入良性健康發展階段,夫妻雙方的年齡差距逐漸縮小,一些兩岸婚姻成為傳遞文化的橋梁。

  2013年,江蘇省首家專職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民間機構——趙麗娜工作室掛牌成立。從一名臺灣媳婦變成兩岸交流使者,常熟人趙麗娜以文化為階梯,牽手兩岸越來越多的民眾。

  20多年前,即將大學畢業的趙麗娜到常熟一家臺資企業實習,結識了在企業做銷售的臺灣青年蕭方善。1995年,趙麗娜遠嫁臺灣。她沒想到,語言不通、觀念差異,會為生活平添許多無奈。

  一番細細觀察後,趙麗娜發現,這些無奈更多歸結于臺灣民眾對大陸真實情況了解甚少。於是,愛好寫作的她拿起筆,在臺灣當地報刊上寫文章。文章中,既有她在生活中遇到的無奈,更有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兩岸一脈相傳的文化傳承。

  此後,蕭方善在大陸投資,趙麗娜像候鳥一樣往返于大陸和臺灣之間。為了孩子的教育,夫妻倆最終選擇回到常熟。近年來,趙麗娜利用臺屬這一特殊身份,組織了許多活動,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以愛打底,夫妻共同打拼創業,共同推進兩岸文化交融,是眾多涉臺婚姻的現狀和幸福所在。”沈蓉説。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