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上海臺籍幹部感嘆兩岸

2015年02月26日 09:32:5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原標題:上海臺籍幹部的感嘆

  20多年來,臺商、臺籍幹部在大陸發展的人數龐大。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發展突飛猛進,長期在大陸居住的臺灣同胞,親眼目睹了兩岸變化的巨大差異,感慨良多。

  有一位久居上海的臺籍幹部,不久前寫信給他在臺的親友,道出許多他親身的感受,語句不時發人猛省。

  “我長期在陸資公司工作,逐漸用大陸的慣用語,除了講國語(普通話),面對客戶也常説英文了。2001年開始往返大陸,到2013年,我成為真正的臺籍幹部。大陸建1條千里高鐵只需要 4 年,臺灣蓋捷運新莊線十幾年才蓋好。臺灣地區擁抱西方民主,認為它才是真理,但實際上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才真正做了點主,其餘時間只能上網發發牢騷。比較臺灣高鐵跟大陸高鐵花的金錢跟時間,臺灣花了太多成本在內鬥、制衡、討好。選出的民意代表,政治正確、跑紅白帖、專心拼選舉缺一不可。至於建設,等民眾抗議了再説吧!反觀大陸,綠化減碳,太陽能運用,雲端技術的成效,已經要把我們臺灣拋在後面了。”

  臺灣的民主已淪為定期投票選舉,藍綠兩方一直在對峙,政令推動困難,辦事效率低,長年的爭吵虛耗空轉,民粹當道,當局容忍民眾聚集攻佔公家機構,癱瘓議事幾個月。一旦發生了政黨輪替的大變動,前朝正在進行的大工程、大計劃等,多數都要改變或停止。這就是臺灣要付的代價。

  他在信上繼續説:“我們自豪自己的新聞自由,説透明且公正,實際上呢?不是政治傾向明顯,就是缺乏深度;內容多是某高官明星結婚、名人緋聞,國際上發生的大事多不報道。我們有選擇,但太多的選擇反而使我們只吸收單一資訊,‘民主自由’的大旗又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的資訊是最正確最全面的,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的自由是以‘我’為主,但人往往是自私狹隘的。”

  臺灣的新聞自由行之有年,只落得個自我感覺良好。聽任一個收視率公司來決定應播放什麼節目,收視率挂帥,所以電視節目多數品質低下,誨淫誨盜的東西充塞,天下大事報得少。最近發覺這個收視率公司頻頻造假數據,長期在愚弄觀眾,真很可悲,但是大多數人不覺得有何不妥,還甘之若飴。

  “我認識不少年輕一代的大陸人,有的在外商銀行工作,畢業自麻省理工、牛津或常春藤名校,每位的工作態度都十分認真,工作時間像是7-11一樣。有一次我們下班出來打籃球,有位青年説打完球晚上還要回辦公室接著幹。追求成功的渴望和認真度十分驚人。他們的教養、談吐、想法、國際觀、積極度,都不輸給任何人。臺灣的年輕一代呢?啃老族、抗議英雄、朝人丟鞋子的很多,這樣子做總會得到媒體的報道與關注。現在臺灣很多年輕人的抗壓性低……”

  如果這封信在臺灣廣為流傳,也可獲得很多人的認同,但也不會促成什麼社會上的改變,因為臺灣人喜歡沉湎在自己的“小確幸”之中。

  (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