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堅持,帶你起飛——臺灣IT女唐亞蘭的大陸創業故事

2015年02月12日 07:5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2月11日電(記者呼濤)遊歷過全世界一百多個城市,臺灣IT女唐亞蘭在2011年選擇常駐大陸。當時,大陸剛剛拉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大幕,她“恰好在尋找一個可以生根的機緣”。

   2015年春節前,她投資創業的中航空旅在北京投入運營,帶著一個年輕的團隊致力於把“遠在雲端”的空中旅行帶到民間。此時,開放中的中國低空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飛行夢想不斷切近。

   “現在這個時間點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唐亞蘭説。

   在大陸的這四年,她凝聚起一個同樣熱愛航空的小團隊,其中就包括她的創業團隊成員劉天宇,一位擁有美國飛行員執照、中國民航維修人員執照和民航維修管理資質的複合型航空人才。同時,她見證了大陸低空開放的穩步推進、爆髮式增長的通用航空産業,尤其是民眾中蘊藏的航空熱情。

   “我熱愛飛行,熱愛嘗試操控飛機和跳傘;我也很熱愛孩子,知道兒時的飛行經歷可能改變他們一生。”在國外旅行時,唐亞蘭經常看到很有愛的場景: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們在機場邊一起看飛機,“航空文化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許哪個孩子未來就成為飛行員或者航空工程師了呢?”

   也是在旅程中,她看到有人開著自己的飛機、自己付油錢把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送到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在那裏“可能有很多孩子沒坐過火車,但很多孩子坐過各種飛機,其中就包括這樣愛心人士提供的公益飛行”。

   “這是我的使命!”她説,這個使命就是把航空文化帶給更多人,告訴他們飛機沒那麼高高在上,它是一種很好的交通工具;帶更多大人和孩子實現空中旅行,讓飛行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精通英語並具備國際企業運營管理專業能力的唐亞蘭決定通過創業分享自己結緣飛行的體驗。她跳出熱潮中的網際網路産業,創辦了一家專注于空中旅遊産品設計、開發和整合行銷的創新型公司。

   團隊最具開創性的創新模式之一就是“空中旅遊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平臺將整合中外通航公司、旅遊景區和旅遊行銷渠道。

   現在,公司已經與大陸和臺灣的一些通航運營公司簽約合作,並且在策劃主題飛行活動。與她簽約的公司都要承諾,願意投入部分公益飛行帶更多人一起飛。

   “説起旅行中的空中游覽,可能很多人還會覺得很高端,沒那麼容易,價格很貴吧?我們的模式會讓空中旅行變得簡單起來,就像大家已經很熟悉的‘機票+酒店’服務。”劉天宇説。

   他説,旅行者可以通過微信客戶端“中航空旅FLY ME”或者公司的中英文網站來便捷地預定自己的空中旅行,既可以有專屬的私人訂制,也可能通過“組團”合乘飛行來降低每位旅行者的成本。

   實際上,早在十年前,臺灣就已經有了“自助旅遊規劃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就是今天在臺灣和大陸流行自助遊規劃預定網站的最初藍本。

   “我就是寫這個系統的人。”唐亞蘭説,她的自助遊早在15年前就行動了。她走過二十幾個國家,受到其他國家,類似自助遊服務系統的啟發,再結合個人體驗寫出這個系統,“當時就是玩”。

   每一種人生體驗都不會白白經歷,每一段旅程都可能在日後多年的不經意間“靈光”閃現。15年後,遊歷世界、享受飛行的體驗從一個人的旅行變成了共用飛行夢的創業點——帶你起飛。

   這段創業路從醞釀到事成,唐亞蘭整整走過4年。而這4年,正是大陸通用航空産業空前的發展時期——逐步放開的低空空域之下商機無限,甚至被稱作“萬億大蛋糕”。也正是這四年間,通航市場涌進一大批企業,也有一批被洗牌——安全是航空的生命線,而具備專業性、管理規範和有特長的企業才能保持競爭力。

   她説:“要形成氣候,才能成大事!我不怕類似的公司出現,也不害怕有公司複製我們的模式,但我要努力成為空中旅遊業態的標桿,成為規範的引領者。”

   這些年,她看到很多臺灣人來到大陸,也注意到有人離開,她也曾親歷一些地方不佳的辦事效率。

   “我在堅持,認定航空是好事,也想看好事能實現。”她説,自己的創業理念受到航空主管部門的支援,也有專業人士作為創業團隊的智囊,這些都讓她堅定了信心,勇敢跳出在大陸創業這一步。

   “我很看好現在的大環境。有專業、有視野、有格局的國際人才會有出頭天。”她説。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