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90後”臺灣民謠女孩北京求學:找尋不同的詩意

2015年01月26日 13:37: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長髮,黑衣,身材嬌小,背著顯得很大的吉他穿過北京的衚同趕往演出現場,來自臺灣的“90後”女孩張心柔並不顯眼。在她看來,民謠就是在行走中找尋不同的詩意,這也是她來北京的初衷。

  張心柔從小學習音樂,19歲起寫詩、譜曲、唱歌,2012年便開始發行專輯,在音樂中她關注大自然和人們身邊的故事。

  張心柔的祖父來自福建閩侯,1947年遷到臺灣定居,這讓她從小就對大陸充滿好奇。和很多同齡人不同,她並不熱衷逛街,閒暇時,她常會去逛書店,從書上的簡體字了解大陸,從此便決心來大陸讀書。

  2014年秋天,通過交流生項目,張心柔來到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讀書一學期,修“拉丁語和古希臘語文學”課程,除去上課和自修,其餘時間她便都撲在三件事上:音樂、詩歌和行走。

  一個學期的時間不長,因此,她格外珍惜。在北京的第一週,張心柔就去三個民謠演出現場聽歌,並認識了一些大陸民謠藝人。在朋友的介紹下,10月她便開始了在北京的第一次演唱,此後,在北京著名的南鑼鼓巷經常可以看到她背著吉他演出的身影。“沒想到這裡的聽眾能這麼快接受我,並熱情地給我回饋和互動,很像我在臺灣南部時演出的感受。”

  臺灣南部,同張心柔頗有淵源,她的母親便是來自那裏的少數民族。在她眼中,那裏的音樂淳樸、自然,也成為她音樂中重要的元素。

  在校園,除了讀書,張心柔也結識了一些新朋友,大家在一起聊青春,聊詩歌。“我很喜歡大陸的幾位當代詩人,和大陸的寫詩的學生交流也總會給我帶來不同的體驗。”

  11月,張心柔參加人民大學“兩岸三地大學生音樂節”,成為現場觀眾票選而成的“人氣王”,讓她小有成就感。“看來我在這很有發展潛力。”

  在社交網路上,張心柔如此介紹自己“詩人+民謠歌手+流浪=吟遊詩人”。來到大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大陸的廣闊,在北京讀書短短的一個學期裏,張心柔的足跡已經到過西安、哈爾濱、南京等許多城市。

  “記得在內蒙古,我第一次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馬頭琴聲響起,我發覺自己才真正理解了那裏的音樂。有時候,只有站在那裏,才能理解那裏的詩意,如果只是身在家鄉,是絕對不能體會到的。”張心柔説。

  近幾年,兩岸在民謠領域交流逐漸熱絡,歌手往來頻繁。2012年,周雲蓬、小河、萬曉利等大陸歌手在臺灣舉辦“大陸新民謠寶島放歌會”,成為大陸民謠音樂人在臺灣的一次集體亮相。

  作為成長于兩岸民謠交流逐漸熱絡時期的臺灣年輕一代,出生於1990年的張心柔也借這些機會逐漸接觸到來自對岸的音樂,其中風格上的差異令她心馳神往。“臺灣基本是海島的文化,那裏的民謠活潑、樂天、開放;而大陸民謠內斂、含蓄,有很深刻的東西在其中。”

  在北京求學過程中,對大陸充滿好奇的她發覺,這裡的人友善、熱情,也喜歡將臺灣作為自己旅行的目的地。“在這裡的生活比我想像中順利很多,我遇到很多很好的人。尤其是和同齡人在一起很開心,讓我有些捨不得離開。”

  生活中的點滴體驗,都被她發表在社交網路上,向朋友們介紹自己親身感受到的大陸。

  “有不少朋友開始計劃來大陸走走,鼓勵我寫攻略呢。”張心柔笑著説。

  學期結束,張心柔將回到臺北,一年後,她就將畢業。如今,這個“90後”女孩已在考慮畢業後嘗試來大陸發展。“大陸是一個廣闊的地方,有太多地方可以去,有太多音樂可以去體驗,所以這次肯定是暫別。”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