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特寫:京劇世家的兩岸情

2014年12月29日 08:5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父親教我觀察家裏養的猴子説,你看它抱著桃吃時不看桃子,而是警惕地左顧右盼;還有大家看,猴子是這麼喝酒的……”

  27日,第一屆臺北京劇藝術節——伶票專場在臺灣戲曲學院舉行。一代武生宗師李萬春之子、北京京劇院優秀武生演員李卜春惟妙惟肖的精彩演示,一下子把臺下戲迷逗樂了。

  笑得分外開心的是李卜春的兩個臺灣雙胞胎堂弟——李志希、李志奇。李志希因為扮演瓊瑤電視劇《鬼丈夫》中“柯起軒”一角而成名,1994年該劇在大陸播出,李志希也在30歲這一年被對岸觀眾所認識。

  在上午的座談會上,李派第三代傳人李卜春和李志希兄弟同臺而坐,共論李派京劇藝術的魅力,也讓大家感受到了跨越兩岸的梨園情。

  李卜春的爺爺李永利是紅遍江南、稱絕一時的清末著名武花臉演員,父親李萬春是繼“武生泰斗”楊小樓之後最有表演成果和藝術影響的武生宗師,一生演齣劇目480多個,成功塑造了黃天霸、武松、關羽、林沖和美猴王等眾多藝術形象,被譽為“北猴王”。

  1949年,李萬春的二弟李桐春和五弟李環春赴臺演出,結果就此留在臺灣,成為臺灣京劇名家。李桐春被譽為“活關公”,李環春則擅長演猴戲。當年跨海而來時,李環春才17歲,後來和書法家、電臺主播沈涪結婚,生下雙胞胎兄弟李志希、李志奇。雖然因為是早産兒的緣故,母親疼惜不讓學戲,但他們耳濡目染,最終走上了影視表演道路。

  “我們兄弟倆今年50歲,現在重新回到學校,是臺灣戲曲學院大二學生。雖然我們沒有變成京劇表演藝術家,但我們想利用自己在影視圈的知名度,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戲曲文化被更多人知道。”李志希説。

  目前,兄弟倆成立了希世奇品有限公司,哥哥李志希擔任董事長,弟弟李志奇擔任總經理兼創意總監。李志奇説,自己做了近十年文創産業,近些年一直在做戲服等京劇文創展覽。李派京劇藝術傳承到現在已是第四代,希望用科技和現代藝術等手段,讓年輕人知道祖宗留下的寶貝,從街頭來到舞臺和劇場。

  “我的弟弟説得特別好!”李卜春忍不住為李志希兄弟倆的話喝彩。他説,跨界發展能為京劇帶來新的生機。自己在北京舞蹈學院長期擔任顧問,5年來每星期去給十八九歲的孩子教兩次京劇,就是想讓這些學舞蹈的孩子從京劇中汲取養分。

  “我自己10多年前首次到臺灣,這次來還是希望兩岸京劇人可以更好交流互動,共同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李卜春説。  (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