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揭秘曾經敏感的臺灣“忠烈祠” 承載兩岸歷史連接

2014年09月03日 15:39:44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揭秘曾經敏感的臺灣“忠烈祠”承載兩岸歷史連接

  今天是臺灣“軍人節”,源於1945年9月3日國民政府下令全國慶祝3天,紀念抗戰勝利。對臺灣而言,這一天還是秋祭日,黨政軍官員要去各地“忠烈祠”,悼念因公殉職的死難者。

  在很多大陸人看來,“忠烈祠”曾經很神秘,甚至有點“敏感”。但隨著兩岸關係的好轉,大陸主流媒體也不避諱報道有關它的新聞。“忠烈祠”不僅見證了歷史的滄海桑田,也承載了兩岸的歷史連接。

  全臺20余座 多由日本神社改建

  在基隆河畔,離臺北圓山飯店不遠處有一棟棟中國宮殿式建築,這裡就是圓山“忠烈祠”,也叫“國民革命忠烈祠”。每天9時到17時是開放時間,免費,全年沒有休息日。跟“中正紀念堂”一樣,這裡儀仗隊換哨時的操槍表演,已成為平時最亮麗的風景,導致許多遊客只注意儀式、表演,而忘記它是一塊慰靈之地。

  8月27日,圓山“忠烈祠”舉行一場隆重的入祀典禮,儀仗隊以軍禮迎接中國遠征軍的10萬英靈,他們已漂泊緬甸等異國他鄉70余載。馬英九在表揚軍隊楷模時也透露,在軍人節的秋祭典禮上,還將再次表彰中國遠征軍的豐功偉績。圓山“忠烈祠”是臺灣級別最高的“忠烈祠”,遠征軍的英靈能入祀於此,對他們親屬、後人來説,應算是很大的慰藉。

  除隸屬於臺“國防部”的圓山“忠烈祠”外,臺灣還有20余座“忠烈祠”,一般由各縣市民政局管理,如臺北市“忠烈祠”、新北市“忠烈祠”、桃園縣“忠烈祠”,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一處。

  臺灣的“忠烈祠”大多由日據時期的神社改建而成,如大名鼎鼎的圓山“忠烈祠”,原址為“臺灣護國神社”,新北市“忠烈祠”原址為“淡水神社”。1972年臺日“斷交”後,國民黨當局下令清除神社遺跡,各地“忠烈祠”紛紛改建為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目前只有桃園縣“忠烈祠”仍保留日式神社的原貌。

  除殉難軍人 普通人也有機會入祀

  除了近日中國遠征軍入祀“忠烈祠”外,臺當局在2009年也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安靈典禮。在抗戰期間,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一部分遭到日軍俘虜,送到南太平洋做奴工,最後客死異鄉。2009年3月,臺“國防部”派人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將636名可辨識姓名的中國將士英靈移入“忠烈祠”。在抗戰中英勇殉國的烈士,是入祀“忠烈祠”的重要群體,如張自忠、佟麟閣、謝晉元、八百壯士等。“忠烈祠”還供奉著民國創建過程中的死難者靈位,包括興中會、同盟會會員,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代表;此外,上世紀20年代東征、北伐諸戰役的犧牲者也入祀其中。當然“忠烈祠”少不了國共內戰以及臺海戰役中的陣亡者,包括張靈甫、吉星文等。據了解,圓山“忠烈祠”入祀人數約40萬,將軍級別的有單獨的牌位,校尉級的是百人合用的牌位;士兵則以集體名冊藏置在箱子裏,每箱1萬人名單。

  至於地方上的“忠烈祠”,主要祭祀原籍出身、殉難或有功於當地者。桃園縣“忠烈祠”主祀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等抗荷、抗法、抗日誌士;臺北市“忠烈祠”則在2004年入祀中法戰爭中的清軍烈士。莫那魯道、花崗一郎、余清芳等臺灣抗日犧牲者也進入各地“忠烈祠”。

  隨著臺灣進入和平時期,死在戰場者越來越少,臺當局遂于1998年修改法令,因公犧牲的警察、醫護人員、老師、消防員等普通人也有機會進入“忠烈祠”,如偵緝白曉燕命案殉職的警察曹立民,以及因防治SARS殉職的醫師林永祥、陳靜秋護士長等享受這份哀榮。

  脫離“敏感地帶” 成兩岸歷史連接點

  對於大陸民眾而言,臺灣的“忠烈祠”神秘而又“敏感”,説它“敏感”,是因為裏面供奉著若干國共內戰中的陣亡者,如張靈甫等人,兩岸對其有截然不同的評價。但隨著國共“一笑泯恩仇”,“忠烈祠”也漸漸脫離“敏感地帶”,一些大陸游客慕名前來觀看操槍表演,甚至到這裡“尋親”。如大陸游客姜昭武通過臺灣導遊,于2012年在“忠烈祠”找到在抗戰中犧牲的父親牌位;深圳建築設計師晏歡也在這裡發現其外祖父的名字。據圓山“忠烈祠”管理組介紹,除了每天有大量觀光客之外,來“忠烈祠”尋找先人的大陸人士,平均不到一週就有一位。

  在某種意義上,“忠烈祠”是兩岸一個重要的歷史連接點。臺當局每年有春秋二祭,3月29日是春祭,主要紀念黃花崗起義的烈士;9月3日是秋祭,主要為悼念抗戰中的殉國者。此外,清明節還有一個遙祭黃帝的儀式。而這些活動均在“忠烈祠”舉行,近年來馬英九都有親自出席。

  説到兩岸歷史連接,不能不提抗戰。9月1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民政部發佈首批抗戰英烈名錄,國民黨將士佔三分之一,包括張自忠、佟麟閣等,這其中很多人都已入祀臺灣“忠烈祠”。今年大陸多地舉行活動,紀念中國遠征軍的功績與精神,而臺灣上月底將遠征軍靈位移入“忠烈祠”的做法,也讓很多大陸網友點讚,直呼“很感動”。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