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兩岸青年“做夥來跳舞”

2014年08月25日 10:38: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晉江8月25日電 (林春茵)“做夥來跳舞”,在閩南話裏是大家一起來跳舞的意思,而在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活動上也成為了臺灣基隆舞者們表演的節目。

  為期3天的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活動暨海峽青少年優秀舞蹈展演24日晚在福建晉江開幕。兩岸14支舞蹈團隊140多名舞者歡聚於此,“做夥來跳舞”。

  “基隆是隨時可以看見船的海洋城市,海港讓我們生活,是我們的庇護。”臺灣基隆市楓香舞蹈團團長孫翠玲説,“所以我們選用最感動自己的海洋為特質來介紹基隆的人文。”

  開幕式上,盛産影視明星的臺北市華岡藝校18位少男少女,身穿臺灣少數民族服飾,演繹了原汁原味的達悟族船祭場景。

  “女子甩發正是真正的達悟風情,”在舞蹈韻律中甩動長髮有如波浪的吳嘉縈説,臺灣達悟族善於航海,至今保留著豐年祭、飛魚祭,大船下水等各種祭典傳統,“少數民族舞蹈粗獷有趣,傳遞出海洋和島民的神秘聯繫。”

  嘉縈不忘為家鄉做廣告,“我們有九族文化村,薈萃各種少數民族舞蹈,既是觀光推介,也是對在地文化的傳承,歡迎你們到臺灣實地來欣賞。”

  與臺灣少數民族風情碰撞的,是絲竹聲裏的八閩舞韻。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女生們以閩劇經典粧扮,著羅裙持香扇,鄰水撲蝶嬉戲,一段古典舞《香扇春情》把福州坊巷閨秀的雅趣表現得淋漓盡致。

  享譽兩岸的廈門市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也獻演一段中國傳統文化風蘊盎然的《愛蓮説》。舞蹈家吳丹化身為墨荷,在古箏琴聲中,以行雲流水、欲説還休的肢體語言表達出東方女性的古樸典雅。

  “臺灣原住民的舞蹈有自由的跳脫,我很喜歡,大陸的古典舞我也心嚮往之。”執業超過30年、常作臺灣舞蹈賽事評委的臺灣藝術大學教授李英秀説,“歷史一定要傳承,傳統一定要紮根,青年們以舞會友,將會更好地凝聚力量,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

  海洋文化根植臺灣,泉州晉江則擁有“海上絲綢之路”出發地九日山、閩南古厝等“海絲文化”。因此,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的演出處處洋溢著藍色元素,由著名作曲家譜曲的《開滿鮮花的海峽》,就成為是夜演出的寫照。

  “我們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也同樣享受跳舞的樂趣,我們不會互相菲薄,只會相互鼓勵,除了同宗同源的語言和文化外,舞蹈也是我們相通的語言。”曾多次“登陸”斬獲多種賽事第一名的16歲臺灣青年林傳恩説。

  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期間,海峽兩岸舞蹈發展與合作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海絲文化”舞蹈研習營創作采風和海峽兩岸民族民間舞蹈交流、研習等活動將陸續舉行。(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