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商新生代上海尋找“玫瑰人生”

2014年08月04日 07:34:3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上海8月2日電(記者許曉青)撒滿玫瑰花瓣的高湯、拼成玫瑰花形的料理,配上玫瑰凍飲、玫瑰冰沙……在梧桐掩映的上海衡山路“無老火鍋店”裏,在中國傳統的農曆七夕節裏,來自上海、臺北、高雄、臺南的年輕人在這裡聚會。這不是商業活動,而是通過微信朋友圈呼朋喚友的一次“兩岸相親會”。

   過去一個半月裏,這樣的相親會每週都會舉辦,在徐家匯、古北黃金城道、金匯路等滬上臺灣青年聚居的商圈,火鍋店和籃球場都變成了相親的好地方。眼下,已經有一對臺灣青年男女擦出愛的火花,發起活動的青年臺商覺得,“促成‘兩岸配’,估計也很快了”。

   33歲的臺商張文賢一年多前從臺北來到上海,開設了一家名叫TEAM的培訓公司,自己當老闆。對於如何解決個人的婚戀問題,張文賢也沒有“閒著”,他參加過上海本地某電視頻道的相親節目錄製,儘管最終沒能與那個“速配”牽手的大陸女孩在臺下走到一塊兒,但他依然對跨海尋找另一半充滿信心。他認為,“兩岸年輕人如果能自己主導,面對面交流,相親成功率比上電視更高”。

   與如今兩岸的很多青年一樣,張文賢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忙於工作,“男生和女生,有時就好像生活在平行空間,各自滑動自己的手機螢幕,好不容易認識了,往往也是匆匆一面,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張文賢講述著自己的心路歷程。

   “我們現在的相親,都是‘玩真的’,不是‘真的來玩’!”與張文賢很有共鳴的青年臺商郭時安是火鍋店相親活動的最初發起人。幾年來,通過網際網路和微信朋友圈,一個名叫“V6”的滬上臺灣青年虛擬生活社區逐步聚攏來,郭時安是朋友圈的主力。

   兩年前的初夏,從上海一家KTV的V6包房聚會唱歌開始,一些青年臺商就此玩在一起,在網上分享各自的喜怒哀樂、在大陸生活的秘籍,找房的、租車的、週末打球運動的,各取所需。如今,自己已有女友的郭時安開始為身邊的兩岸單身男女“操心”相親,於是就有了火鍋店裏的七夕玫瑰之約。

   “我們想超越一般意義上的臺胞校友會、聯誼會,我們也不是臺商協會,就是年輕人聚在一起。”郭時安説。

   一來二去,張文賢也從相親活動的參與者,逐漸變成了策劃人。他告訴記者:“與相親網站、相親節目最大的區別,我們是非贏利的,熱心參加活動的兩岸青年,無論是吃火鍋,還是打籃球,都是AA制。”

   在V6微信朋友圈裏,也會定期發佈“每週一星”,誠意相親者附上照片和有趣的個人獨白,借助虛擬平臺,兩岸的男生女生也能抽空建立聯繫、熱絡起來。

   “如果説,10年、20年前,臺商來大陸投資看好的是優惠政策和廉價勞力,那麼現在年輕一代臺商來大陸,更多是受到這裡創業環境和機會的吸引。這裡的天地很大,無論是遇到臺灣女孩,還是大陸妹子,我都會考慮。”張文賢説。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