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海滄臺商投資區裏的那些新鮮事兒

2014年05月23日 09:44:23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海滄臺商投資區裏的那些新鮮事兒

  1989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成為大陸設立最早、規劃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25年來,從製造業到服務業,臺灣翔鷺集團、正新海燕、日月谷溫泉度假村、長庚醫院等大型臺資企業紛紛進駐海滄。截至去年底,全區累計批准臺商投資企業205家,投資總額45.87億美元,臺資企業産值佔全區工業産值的一半以上。在臺資企業的帶動下,海滄也從閩南偏僻的小漁村發展為廈門“新港口、新城區、新家園”,綜合實力居“中國百強區”第20位,每人平均GDP、每人平均財政收入、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保持全省第一。

  “現在的海滄,最吸引我們的是它的開放與包容。”廈門臺商協會會長陳信仲告訴記者,由於海滄良好的投資和居住環境,臺商招得來而且留得住,海滄成為臺商的第二個家。從政協委員、涉臺法庭陪審員,到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社區義工,臺商紛紛參與到海滄美麗新家園的建設中,甚至連路邊一棵樹的主人也可能是一位臺灣人。

  “愛挑刺”的鄰居

  海滄湖,碧波盪漾,湖面起了點微風,大黃鴨更顯得悠遊自在了。這只全世界最著名的鴨子現在到達了它的第十八個城市——廈門。本來還在為沒能帶孩子去高雄看大黃鴨而遺憾的臺企鋼宇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鑒育,終於有機會彌補這個遺憾。初夏的陽光並不熾烈,海滄樹蔭濃郁,看完鴨子,李鑒育一家餘興未盡,又借了公共自行車沿著湖畔騎行。每次騎車,一家人都特別高興,因為這車裏有自家的“金點子”。去年,第四次

  廈門臺商雙月座談會上,李鑒育提出增設觀光自行車道的想法。這個提議被提交到了海滄城建集團,不到半年,一條寬敞的沿湖自行車道就誕生了。

  “我們海滄區的臺商有一個特點,就是愛提意見。”陳信仲説,在海滄,不少臺灣人是一家三口甚至一家三代一起在這裡工作生活。既然把這裡當成家,當然就會親自參與打理。

  陳信仲是兩屆廈門市政協委員,在世界各地闖蕩多年的他總愛拿國際標準來衡量眼前事物。看到海滄大橋常堵車,去年的政協會議上,他就建議,參照國際標準,3個線道要區分行車,內線走小車,外線走大車,違者罰款。沒多久,陳信仲自己公司的大巴車因為走內線,就被罰了150元。陳信仲很高興,沒想到自己的意見被採納執行得這麼快。他告訴記者,當了市政協委員,建言有了新渠道,能説上話並且管用。臺胞不僅有提議權還有選舉權,在選舉市政協副主席的時候也有臺胞神聖的一票,這無形中讓臺胞有了更強的歸屬感。

  房前屋後的小事,臺商也積極參與,樂在其中。臺企元保運動器材公司認捐了海滄兩支農村文體隊的活動器材,市臺商協會副會長羅崇毅在海滄灣公園認養了8株垂榕、認捐了5輛公共自行車。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曾欽照還在一個小區當起了社區業主委員會主任,他跟街坊鄰居説:“我到海滄投資生活二十多年了,把家安在這裡,當然有義務把咱厝邊建得更美麗!”

  送“玫瑰”的義工

  每週三的下午,臺胞王欲荷都會到海滄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為來訪的孩子和家長做心理諮詢。週末,她還會去海滄陽光閱讀花園做孩子們的“故事媽媽”,從口袋裏變出的自製小玩偶,常常引來孩子們的歡呼。在臺灣,王欲荷已經做了十幾年的義工媽媽。前兩年,一家人搬到廈門居住,安頓妥當後,王欲荷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操舊業”。

  對王欲荷來説,當義工已經是一種習慣。這幾年隨著臺商的不斷增多,臺胞義工也開始在海滄蓬勃發展起來。最初,是幾個臺商太太到長庚醫院做義工。人數逐漸增多後,2009年,長庚醫院義工隊正式成立。此外,日月谷溫泉酒店、君龍人壽等多家臺企也成立了臺胞義工隊,志願服務活動包括賑災演出、探望孤寡老人等。海滄的“臺胞義工志願行”成為目前大陸唯一的臺胞義工品牌。

  去年,海滄率先在全省出臺《志願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借鑒臺灣相關經驗,推出義工的培訓上崗和獎勵制度。海滄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辦公室還與沁心泉社工中心合作,搭建義工之家,開展義工培訓等活動。“臺胞+志工+義工”三聯動,已經成為海滄獨具特色的志願活動模式。

  上個月,大陸首個兩岸義工交流合作工作室在海滄成立。如今,“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義工理念正隨著“臺胞義工志願行”的足跡,在海滄開枝散葉。

  調糾紛的陪審員

  在海滄,臺胞有個頭疼腦熱都會到大陸首家臺資醫院——廈門長庚醫院看病。而如果遇到糾紛,海滄還有一家“專科醫院”為他們排憂解難,就是兩年前設立的海滄區人民法院涉臺法庭,這也是大陸首個涉臺審判專業派出法庭。該涉臺法庭庭長曹發貴説,除了專業性,涉臺法庭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高調撤率。原因在於法庭聘請了10位臺胞陪審員。這10位陪審員都是在廈門工作生活近20年的老臺商,在臺胞中擁有較高威望。

  臺胞張先生是廈門一家臺企的員工,因被無故辭退,一怒之下將公司告上法庭。承辦法官先後主持了兩次調解,均無濟於事。在了解該案情後,臺胞陪審員陳坤樹自告奮勇,言其與該公司領導相熟,願意去做調解工作。案情很快就有了進展,陳坤樹分頭談心,傾聽雙方的聲音,得到了當事人的充分信任。一個月後,喜訊傳來,雙方自行和解。

  廈門市臺商協會副會長、陪審員謝蒼髮告訴記者,有了臺胞陪審員機制,臺胞切實參與到庭審過程中,提高了司法的透明度,也增強了臺胞對司法的信任度。此外,臺胞陪審員還可以根據臺灣的風俗民情及法規政策,給出建議協助法官判讀,有效提高了審判效率。謝蒼髮説,臺商在海滄投資,企業的成長離不開這片土地的滋養;自己能夠被選聘為陪審員,為當地盡一份力,是莫大的榮耀。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