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通訊:臺商史慶章的大陸“開心農場”

2013年05月14日 09:40: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5月上旬,位於廣西欽州市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欽臺農生態旅遊農場裏,蜿蜒起伏的坡地大面積種植著長勢喜人的鳳梨,池塘裏種植的九品香蓮開出粉色花朵,樹葡萄、香水檸檬、蓮霧等30多種臺灣特色果蔬讓人仿佛置身寶島之中。

49歲的臺商史慶章是欽臺農生態旅遊農場的主人,他是最早進駐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的臺商之一。欽臺農生態旅遊農場規劃建設1700畝的特色果蔬種植、水産養殖區,以及300畝的騎馬、垂釣、餐飲住宿等休閒娛樂區和鳳梨酥加工廠。

作為廣西首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今年以來相繼迎來30名進行投資考察的臺商,正逐步發展成為兩岸農業科技合作的新平臺以及桂臺經貿合作的新典範。

談及與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結緣,史慶章表示“純屬偶然”。他説,自己多年前即到廣西投資置業,目前在廣西柳州、百色、欽州、防城港等地開有多家工廠,涉足有色金屬、再生資源發展等領域。

為了方便洽談業務和接待朋友,史慶章過去曾經專門在欽州開辦了一個茶莊。但不久後,有朋友表示厭倦了都市生活,工作之餘想到郊外“解壓”,讓史慶章萌生了開農場、當農民的想法。

“辦農場的初衷只是為了方便接待朋友和洽談業務,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史慶章笑言,他先後投入9000萬元人民幣發展農場,成立了欽臺農生態休閒農業公司,雇傭百餘名農業專家、技術工人等,配套先進的農機、水肥噴灌一體化灌溉設施,並建起專門的育苗基地和無公害肥料廠。“其他工廠的工人都在‘吃醋’,説我把財力和精力都放在農場上。”

史慶章的農場創業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在農業領域屬“門外漢”,史慶章走了不少“冤枉路”,這也促使他下決心慢慢摸索構思,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實現農場經濟效益和觀賞價值雙贏的路徑。

除了利用鳳梨種植區兩米的隔離帶空地搭建數百米長的木棚種植百香果外,史慶章還巧用空間在鳳梨地上套種香水檸檬,並按季節時令添種果苗,旨在讓農場四季都能出産水果。同時,將果皮、生活污水經過無害化處理後,混入魚內臟等下角料中製作果樹水肥,解決了農場的污染問題。

“下一步,我還要實施‘魚菜共生’計劃:在水裏養魚和種水根類蔬菜,魚的排泄物能為蔬菜提供養分,非常綠色環保。”史慶章説。

通過不斷地實踐和努力,欽臺農生態旅遊農場從2010年成立之初的400多畝擴展到現在的2000余畝。“這與周邊村民的支援密不可分。”史慶章説。

農場的拓展也來自於村民土地的流轉租用與徵用,因此,史慶章心中時時想著感恩及回饋:他不僅向村民送魚、資助困難家庭的大學生完成學業,還在當地建起欽臺農農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160余戶農民種植鳳梨,提供種苗和技術輔導,並承諾保價收購,幫助周邊村民致富。

獨具特色的臺灣風情,以及熱情好客的農場主,令欽臺農生態旅遊農場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閒勝地,吸引眾多觀光客前往體驗“開心農場”的鄉村生活。

史慶章充滿信心地説,今年7月,農場內500多畝鳳梨將成熟,預計産量300萬斤,部分用於加工成鳳梨酥出售,部分供遊客採摘,加上種養的其他水果和水産品,預計將給農場帶來約300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

作者 林靜愉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