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兩岸聚焦:跨越千年 媽祖化身使者情牽兩岸

2013年05月02日 09:39:0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兩岸聚焦:跨越千年媽祖化身使者情牽兩岸

  信眾正在舉行“媽祖走水”活動。(資料圖)

  臺灣一家媒體這樣描述媽祖繞境:“無論白天夜晚,無論晴天雨天,虔誠的腳步永不停歇……跟著媽祖鑾轎走一程,無數的人情與感動就在其中,讓你畢生難忘。”

  農曆三月“瘋”媽祖

  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媽祖聖誕日。臺灣臺中大甲媽祖、苗栗白沙屯媽祖、雲林北港媽祖等相繼在島內繞境祈福。

  4月5日,大甲鎮瀾宮媽祖在雨中起駕。雖然雨勢時大時小,仍有8萬人從全臺灣各地趕來冒雨恭送,沿途不斷有信眾加入。為了便於信眾查詢,逢甲大學連續8年為媽祖鑾駕提供衛星定位服務。九天八夜繞境340余公里,約有上百萬信眾參與。

  4月9日,大甲媽祖巡遊到嘉義新港奉天宮時,除了隨著鑾駕步行抵達的香客,還有許多信眾趕來加入。超過10萬人手持進香旗、大貢香,隨著鐘鼓誦經聲,行三跪九叩大禮,向媽祖祝壽祈福。4月18日,白沙屯媽祖繞境進香,雖然盛況不及大甲媽祖,也有上萬人送駕、相隨。

  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説,媽祖代表的是慈悲、包容與救世濟人精神。不少信眾帶著心願來。靜宜大學的陸生章舒圭徒步跟媽祖走了一天。她遇到一位來自屏東的老阿嬤。為了幫兒女祈福,老阿嬤已隨著繞境隊伍徒步走了3天。白沙屯媽祖20日駐駕北港,有悲情父母抬著昏迷的女兒趕來,他們在媽祖的行經路上長跪4小時,祈望媽祖護佑女兒早日甦醒。一路上,也有信徒免費提供食物。大甲便有100多位志工,包出1.2萬多個粽子,分送香客路上品嘗飽腹。

  打破藩籬傳佳話

  據史料記載,媽祖確有其人。她是宋朝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因出生到滿月都不啼哭,取名默,人稱默娘。她扶危濟困,深受百姓愛戴。28歲時因救助海難殉難,被百姓傳説為羽化飛天。此後,更被尊為“海上女神”,海船紛紛供奉媽祖神像,祈求平安。

  媽祖信仰很快傳揚開來,並從民間擴及官方。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各地也紛紛建廟祭祀。明朝時,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就多次祭拜媽祖。

  默娘故鄉的湄洲媽祖廟,被奉為祖廟,是媽祖信眾心中的聖地。出海人常攜帶媽祖神像隨行保祐,從湄洲祖廟請來的媽祖像更被視為媽祖分靈。據大甲鎮瀾宮志記載,1730年莆田人林永興自湄洲祖廟奉請媽祖神像赴臺定居。當地信眾聽聞,紛紛前來參拜。由於香火興旺,地方鄉紳修建了鎮瀾宮的前身。

  千百年來,媽祖隨著信眾走向世界;經過分靈,全球共有2000多座媽祖廟,臺灣大小媽祖廟則超過500座。泉州天后宮、寧波慶安天后宮、天津天后宮、澳門媽閣廟,以及北港朝天宮、鹿港媽祖廟等都是著名的媽祖廟。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1.5億名媽祖信徒,其中臺灣就有800萬人。

  在福建、在臺灣,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講一段媽祖的傳奇故事。在打破兩岸政治藩籬上,媽祖也創造過傳奇。1987年農曆七月,臺灣尚未解嚴。軍警在宜蘭南方澳港一艘漁船中查扣了來自大陸的5尊媽祖像。按規定,走私貨品一律焚燬。漁民們四處陳情,終於令當局網開一面,將神像奉祀南天宮。

  兩年後,南天宮決定護送5尊媽祖像回娘家——湄洲祖廟。在當時的臺灣,這是絕不允許的。南天宮以媽祖海上環島弘法為名, 19艘插滿黃色旌旗的船隊,載著5尊媽祖神像,跨越臺灣海峽,直抵福建莆田。大陸方面為沒有證件的臺灣漁民特事特辦,讓這支數百人的“謁祖刈香”隊順利抵達湄洲。幾天后,載著百餘座湄洲媽祖分身神像的船隊歡喜回臺。雖然船員們被處兩個月到4個月不等的徒刑,卻在全島引起轟動,南天宮從此香火鼎盛。

  化身使者牽兩岸

  媽祖成為情牽兩岸的使者。1997年1月,湄洲媽祖金身首度跨海赴臺,100天時間裏,受到臺灣1000多萬人次的頂禮膜拜,成為海峽兩岸間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民俗交流活動。

  “媽祖金身一下臺灣桃園機場,已經有幾萬名信眾在那裏守候。”時任莆田市臺辦主任、一路隨行的陳金缽後來回憶,“媽祖金身巡臺當時能得到臺灣當局的審批,談了許多次,非常不容易。”但自那以後,臺灣到湄洲朝拜團隊由小到大,由單向到雙向,“兩岸交流交往的洪流浩蕩,誰都阻擋不了。”

  2000年7月,大甲鎮瀾宮組織2000多名媽祖信眾赴湄洲謁祖進香;2002年5月,湄洲媽祖金身首次海上直航金門,為民眾祈雨,實現了第一次湄洲與金門的客運通航;2002年7月,臺灣地區第一個媽祖廟——澎湖天后宮媽祖,前往其祖廟泉州天后宮,實現了50多年來澎湖和泉州兩地間的海上直航……

  近年隨著兩岸交流活動越來越多,與信仰媽祖相關的活動更是舉不勝舉。今年4月4日晚,“媽祖之光祈福”大型電視晚會在臺中上演,上萬名臺灣民眾冒雨觀看晚會。由福建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發起的“媽祖之光”晚會,從2006年以來,先後在臺北、臺南、南投、彰化等地上演了11場,到場觀看的臺灣民眾累計數十萬。

  倡導濟世、大愛的媽祖信仰,也讓兩岸人民的感情更緊密。四川蘆山發生地震的次日,鹿港天后宮管委會便發動媽祖信眾捐助善款。22日,150萬新台幣(約合人民幣30多萬元)便匯到了湄洲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請他們轉交災區。而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臺灣24家媽祖信眾組織也通過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捐了560萬新台幣。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