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胞“及時行善”團在閩傳遞“正能量”

2012年12月07日 15:52:32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近日,福建省漳浦縣西潘小學的小學生們緊緊圍繞著一批新課桌椅和嶄新的書櫃、乒乓球桌、電腦桌等課堂用具,臉上堆滿了無限的喜悅。而對這一批全新課堂用具的來源,得從臺胞王顯正和他所帶領的“及時行善”團説起。 

  臺胞王顯正是漳浦縣一家橡膠公司的負責人,公司設在漳浦縣赤湖鎮西潘村轄區內。2010年,王顯正從臺灣新竹來到漳浦工作,他不僅在工作上是一位嚴謹的高級生産管理者,也是一位極其熱心的公益人士。  

  “剛來到漳浦,就被這裡的風土民情吸引,不僅與臺灣很相似,還有一種很溫暖的正能量,兩年來,我已經愛上這裡的生活。”王顯正在工作之餘,特別愛在村裏的鄉間小路上跑步鍛鍊。一次,他經過村裏的西潘小學,整齊、朗朗上口的讀書聲吸引他走進了這所簡陋的鄉村小學。 

  幾張破舊的桌椅、一塊殘缺了一大半的黑板、灰舊潮濕的墻壁映入了他的眼簾。一些孩子由於椅子不夠,還得站著拿書在讀。孩子們那張天真爛漫的求學精神打動了他的心,學校極其簡陋的辦學條件也讓他感到很震撼。 

  回到工廠後,王顯正的心裏久久不能平息,怎樣幫助這些孩子的念頭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隨後,王顯正通過找西潘村的駐村大學生村官盧鎮河更詳細地了解到了小學的情況,並把自己想要通過發動工廠理事會成員對學校進行募捐活動的想法告訴了他。 

  “只要有希望,幹什麼活都覺得特起勁。”經過多次的奔波遊走,王顯正終於籌到了第一筆捐助基金。2011年的暑假,他帶領理事會的成員到小學親自粉刷墻壁。新學期迎接孩子們的是嶄新的教室和放置整齊的課桌椅,連殘缺的黑板都變成完整的、油亮亮的。 

  經過一個暑假的忙活,小學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怎樣才能為學校甚至當地慈善事業做點事兒的想法,還是王顯正心頭上的一塊大石頭。2012年,“及時行善”團終於在他的手上建立了起來。 

  王顯正説,及時行善團以“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為理念,鼓勵員工自發性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將希望與愛的種子逐步播入村民的心田。及時行善團有固定的團員每月要交納30元團費作為慈善基金,其他臨時團員大多數都是工廠的普通工人,也不定時地自願交納。 

  兩年下來,及時行善團的慈善基金不僅幫助了西潘小學和當地的貧苦村民,還在2012年2月成立了“達志中學清寒助學金”,以激勵貧寒學子,能努力持志向學,回報國家和社會。 

  “他真讓我感動,總是把怎樣更好地幫助他人想得很週到。”駐村村官盧鎮河一聊到自己幾年來與臺胞王顯正一起做慈善的感受,感慨地説道。 

  “愛之星火,可以燎原”,臺胞王顯正帶領著“及時行善團”不斷傳遞正能量,把一顆顆愛慈善的種子播灑在漳浦的土地上,讓愛及時地傳達給有需要的人。

  作者 林巧雪 楊坤瓊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