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灣百歲老兵陳光華:尋親夢情動兩岸

2012年10月30日 10:57: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周中央電視臺駐臺記者街頭采訪到臺灣百歲老兵陳光華,這段採訪在大陸引起極大迴響。香港《大公報》27日發表評論指出,陳光華的落寞和遺憾,在大陸引起極大迴響,不少民眾表示願出錢出力幫助老人尋親。大陸熱心民眾樂於助人的精神正正體現了兩岸的同胞愛和手足情。  

  評論摘編如下:

  家住臺北的做夢也沒有想到,一次偶然被訪讓其回鄉尋親夢燃起一線希望。在上週二又被稱為“老人節”的重陽節,中央電視臺駐臺記者在臺北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正是陳光華。他表示,最自豪的事情是參加了抗日戰爭,最遺憾的則是來臺後無法回到江西老家。陳光華的落寞和遺憾,在大陸引起極大迴響,不少民眾表示願出錢出力幫助老人尋親。大陸熱心民眾樂於助人的精神正正體現了兩岸的同胞愛和手足情。  

  陳光華的故事是當年隨國民黨敗退至臺灣的數十萬軍人在臺灣生活的縮影。1949年國民黨失守大陸,一路退至臺島,期間跟隨遷移的還有100多萬軍人及家屬。當中不少是還未到弱冠之年的懵懂小夥,並不知這一去竟是踏上了不歸路。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撤退,讓臺灣多了100多萬名背井離鄉的遊子,卻給大陸留下了100多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當年蔣氏政權對軍人實施了嚴格的管理。一方面,延長服役年限,規定士兵須年滿40歲、士官50歲、士官長則要58歲才能退役。另一方面,制訂各種措施限制軍人結婚,軍官或技術士官只有年滿28歲才可以結婚,而一般的低階士兵則不能結婚。後來蔣氏逐漸放寬軍人結婚的年齡,但那時很多低階士兵都差不多40歲。由於沒錢、沒文化、沒技能,老兵們不受臺灣本地姑娘青睞,不少卻是孤獨一生。據島內統計,有超過5萬以上的老兵始終未婚。未婚,意味著沒有家庭,沒有子女,死後無人送終,落葉歸根更是天方夜譚。  

  上世紀80年代後期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回大陸探親,雖然解了老兵的思鄉之苦,但兩岸畢竟已隔絕了數十年,人事景物不復當年,即使回到故鄉也難覓親人蹤影,不少老兵只得怏怏而回。據説,陳光華也曾回過大陸,但因找不到親人,只好打消了返鄉度晚年的念頭,依舊回到臺北,靠唱京劇解鄉愁。然而,幸運之神並沒有忘記這位生活清苦的抗日老兵。中央電視臺記者的採訪片斷一播出便吸引了千萬觀眾的注意力。在媒體和網路的強力傳播下,陳光華尋親不再是一場夢了。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