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舌尖上的臺灣之澎湖:外婆煮出的濃濃人情味

2012年09月12日 08:59:25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對澎湖嚮往已久。嚮往濃烈的陽光,嚮往奔放的海浪,嚮往潔凈的沙灘,還嚮往青青的仙人掌。潘安邦那首老歌《外婆的澎湖灣》所展示的意象,讓人對澎湖癡迷嚮往。然而,走進澎湖,你真正感受到的,不只是陽光海浪沙灘仙人掌,也不只是甜美鮮嫩的海鮮,還有“外婆家”濃濃的人情味兒。

  2歲的小小導遊和民宿庭院裏的咖啡香

  澎湖列島的行政中心在馬公。

  上午10點多。一下飛機,在候機室的出口,就看到《澎湖時報》社長張弘光和太太,帶著他們2歲的小寶貝恩倫,站在那等我們。我們選的民宿是“人魚之丘”,一家希臘風格的建築,外形像一個大蛋糕,外墻的著色是粉的,屋內則用上深藍、淺藍等各種藍,大大小小的馬賽克在陽光下閃著撲朔的光,氣氛十分浪漫。民宿的外面,是海。躺在泳池裏,聽著海浪的嘩嘩聲,看著海水在陽光下呈現著不同色調的藍,沒有絲毫曬傷的危險,真是零負擔的享樂。

  民宿主人威爾是一個藝術家,他在澎湖經營的三家民宿,全是自己設計督造,連飾品都是他一點點從海外購買運回。威爾有著藝術家的天然浪漫,聽説我們是大陸來的駐點記者,他不但房租免費,還表示要請喝酒,不醉不歸。

  夜深,坐在民宿庭院的榻榻米上,就著7-11買回的咖啡,聽著若有若無的輕浪拍岸,一邊發呆,一邊想著深深淺淺的心事,咖啡的苦澀,品來卻有著淡淡的幽香。

  就似這澎湖的風情,不光用眼去看,還要用心去品嘗。

  漁村裏的小廣播和熱騰騰的鮪魚面線

  第二天一早,我被廣播聲喚醒。原來,這個叫十里的小漁村,是用喇叭來開早市的。弘光帶著恩倫,領著我們選了一隻十多斤的小鮪魚,拜託魚老闆幫我們煮一桶鮪魚面線,老闆二話不説應承下來,説好晚上送到海邊的那家咖啡館。

  咖啡館建在沙灘上,老闆陳宏銘為我們留下了最大最霸氣的那張桌子。陳宏銘是出生在馬公的在地音樂人,曾創作出紅遍兩岸的《被遺忘的時光》。每天晚上,他都就著一把吉他在自己的咖啡屋裏為客人彈唱,客人可以點歌,但絕對不可以上臺演唱。這是陳宏銘的堅持,在他的心中,這一片海天一色的寂靜沙灘就是渾然天成的音樂舞臺,神聖不可侵犯。

  鮪魚面線用桶直接拎了上來,魚肉鮮美無比,湯汁濃稠,面線浸淫了海水的腥甜,滑溜爽口,一個不小心就三四碗入肚。

  那天正好是我生日。弘光找來一個大蛋糕,威爾提來美酒,陳宏銘唱上一首《生日快樂》,連恩倫小寶寶都拿著紅酒杯搖搖晃晃過來乾杯。

  微醺的暗夜的沙灘上,滿是濃濃的人情味。

  珊瑚砌的墻和成堆的海膽

  按照計劃,下一站是吉貝。

  吉貝和馬公一樣,是個小島,海水清澈見底,是水上運動者的天堂。當地因應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開發了水上摩托、浮潛等旅遊項目,整片海灘一派生意興隆的繁華景象。

  烈日當空,海灘上一溜木頭搭建的臨時休息處,有遮陽的頂棚,有沙灘椅,還有烘烤魷魚、海膽以及各種海鮮的店家,濃烈的海洋風情撲面而來。換上泳衣、涂上防曬油,還來不及考慮會不會曬黑,我和東南衛視的女主播就已經搶先衝進水裏。隨著船在海上漂流,看著水下一朵朵盛開的珊瑚礁、成群結隊的小魚竄來竄去,無聲的海底世界讓人沉醉。

  享受完水上天堂,我們又包車前往西嶼的二坎村,這裡是百年閩南民宅聚落,建古厝的材料,用的是當地的珊瑚石和玄武岩。老厝裏,有村民在賣當地特産的仙人掌果,紅紅的果實玲瓏剔透;有名貴的海燕窩,被老伯裝在一次性杯子裏出售,看起來十分家常;還有當地有名的花生餅,吃起來口味像廈門人祭祀用的“紅龜”。

  在這一站,讓我想家,想念廈門那淺藍色的海和同樣通透宜居的老古厝。

  夢想中的綠蠵龜和酸甜可口的仙人掌冰

  望安和七美是馬公南部的兩個小島,也是我們最後的行程。

  望安島不大,騎機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可環島。上島前,《澎湖時報》總編輯張致和告訴我們,島上是綠蠵龜保育基地,夜晚滿天星斗的海灘,可以看到如石桌大小的綠蠵龜上岸産卵,這樣的畫面,讓人滿懷期待。

  然而當地人告訴我們,綠蠵龜對光、對聲音十分敏感,如果發現不安全,是絕對不肯上岸的。於是,我們坐在沙灘上苦守一晚的結果是,沒有看到綠蠵龜,卻就著海風與星夜吃了一堆酸甜可口的仙人掌冰,也算意外收穫吧。

  及至七美,最重要的景點便是雙心石滬。在島上,我們看到佈滿了圍墻的火龍果,陪同的鄉長秘書陳大哥告訴我們,火龍果在島上又被稱為“愛情果”,因為它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像愛情般讓人迷戀。

  質樸、天然、純凈,我想,這就是澎湖海鮮的味道,也是澎湖獨特的味道。

  導報駐臺記者 林靖東 文/圖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