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愛心家園”都江堰落成 同胞親情重築生活

2011年02月11日 14:22:16  來源:四川日報
字號:    

  施工方面説:對品質安全所傾注的力量,可謂“前所未有”,僅驗收就用了整整兩個月。

  入住居民説:“愛心家園”建成精品工程,不裝修也可入住,“這樣的生活之前完全不敢想像”。

  1月12日,都江堰的天空雪花飛舞。這一天,“臺灣愛心家園”落成典禮在都江堰隆重舉行。

  7棟3單元2號,52歲的吳峻峰和妻子甜蜜地張羅著過年的事。陽臺上挂著臘肉與香腸,客廳裏幾株臘梅,新居瀰漫著淡雅清香。1月3日,他們一家三口剛剛結束兩年的板房生活,搬入“臺灣愛心家園”的新家。

  “當我搖到1號時,那種興奮和幸福的心情難以形容。”回憶起當初搖號分房的情景,吳峻峰仍然激動不已。從分房開始,已有610戶受災群眾領取了鑰匙,可以在2011年農曆新年之前,從板房遷入“臺灣愛心家園”新居。

  同胞親情重築生活之基——

  “愛心家園”凝聚兩岸愛心

  黃群比吳峻峰入住得還早。對黃群來説,從沒有房子到板房再到屬於自己的新家,“這樣的生活之前完全不敢想像”。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之後,全國臺企聯迅速發起捐款捐物,匯聚臺資企業和臺灣島內同胞愛心的8997萬元人民幣來到都江堰,與都江堰政府籌集的資金匯合成約1.2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臺灣愛心家園”,這一台灣同胞捐助四川地震災區的最大項目順利運作起來。

  “臺灣愛心家園”從籌建之初,就受到了兩岸各界的高度關注。

  2008年9月20日,國臺辦副主任孫亞夫親臨現場為項目奠基。2009年7月15日,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等人的陪同下到項目現場考察,陳雲林表示“臺灣愛心家園”項目將成為凝結兩岸同胞交流交往的重要紐帶。2010年5月3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也到現場考察,對項目建設情況給予高度評價。2011年1月12日,“臺灣愛心家園”舉行了落成典禮……

  將 “臺灣愛心家園”建成精品工程,這是全國臺企聯在項目設立之初定下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兩岸同胞全力以赴。

  在臺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眼中,臺灣民眾的深情轉化為堅固的建築,“臺灣愛心家園”是兩岸攜手合作的成果。“2009年臺灣遭受‘莫拉克’風災時,包括四川在內的大陸民眾也在第一時間慷慨解囊,捐助物資賑災。”高孔廉説,這種互助互愛就叫做手足親情。

  建築工程把好品質之關——

  “愛心家園”更是放心家園

  7棟3單元,董廷章老人和老伴坐在客廳的火爐旁,三代同堂的他們一家從板房直接搬進了新居。“你看這墻壁和地板,不用裝修就可以住人。”董廷章指著房間讚嘆。順著他所指的方向,平整堅實的墻體、雪白嶄新的墻漆、光潔平坦的水泥地板映入記者眼簾。

  能讓百姓不用裝修而放心直接入住的房子,從何而來?

  建設方工地現場負責人劉林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澆注1號樓第2、3樓的樓板時,管理人員因身體不適沒到現場把關,水泥地板表面出現了一些小點,雖然也符合規範且不影響品質,但從感官上來講,還達不到最上乘的水準。於是,建設方責令建築工人重搭鋼筋重新澆注,這才過關。

  在都江堰市國有資産投資經營公司副總經理顏釗眼裏,政府對“臺灣愛心家園”品質安全所傾注的力量,可謂前所未有。

  “愛心家園的驗收用了整整兩個月時間。”劉林珂同樣用“前所未有”來形容愛心家園的驗收工作,每一戶均需接受包括高度、長度、寬度在內所有細節的品質檢驗,甚至接受了三次閉水測試才通過驗收。

  從2009年11月18日正式動工,到2010年9月29日房建竣工驗收合格,僅僅用了10個多月的時間。“臺灣同胞的深情,老百姓的期盼,對我們來説,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顏釗坦言。

  心手相連再續關愛之情——

  “愛心家園”啟動愛心軟體

  “我家裏不再下雪了。”如今,小學六年級的林潤可以用愜意的心境欣賞窗外飄飛的雪花了。

  家境貧困、屋頂破陋,冬天雨雪徑直飄到家裏來。突如其來的地震更是讓林潤家的生活雪上加霜。“臺灣愛心家園”不僅讓他有了家,更使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林潤喜歡讀書,現在,“愛心家園”的志願者老師每週1至2次到府學習指導,加上“愛心家園”每月發放的100元特困家庭補助金,林潤的學習沒了後顧之憂。“現在每週回來,都能看見他的笑容。”林潤的媽媽注意到孩子巨大的變化。

  林潤所獲得的志願者服務與補助金,正是“失親兒及特困家庭服務”的核心內容。“失親兒及特困家庭服務”與“殘疾兒童家庭照顧”、“衛教醫療服務”、“愛心銀行與物資銀行”、“義工培訓輔導”共同構成了愛心家園的五項愛心軟體。

  如期啟動的愛心軟體將臺灣經驗帶到“臺灣愛心家園”,希望能夠構築愛的氛圍、填補心的空缺,助力災區的後續發展和兩岸的交往交流。

  “地震之後的恢復過程相當漫長。”談到依託“臺灣愛心家園”啟動愛心軟體的初衷時,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會長于曰江如是説,“我們希望把救援、安置和重建三個階段串聯成一根線,把這種心手相連的同胞親情一直延續下去。”

  “此次義工本來只有200多個名額,太多志願者報名,現在還有人不斷來詢問。”成都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唐中柱笑著説。如今,這些志願者中的30多位,已經來到“臺灣愛心家園”,更多的志願者將陸續分批前來開展工作。(記者 王爽 攝影 衡昌輝)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