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過問錫臺直航 親歷者講述航班開通艱辛

時間:2011-08-31 15:27   來源:新華網無錫頻道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臺灣詩人余光中在《鄉愁》中把祖國大陸與臺灣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表達了作者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2008年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團訪問臺灣期間,與海基會共同簽署了兩岸“三通”協議,並於當年12月15日正式實施“大三通”,為海峽兩岸人民交流交往帶來極大的便利。昨天,無錫臺北直航開通,該航線的開通凝聚著多方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整個過程艱辛複雜,波折不斷,本報記者向你揭秘無錫臺北直航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無錫臺商協會首發直航建議    

    作為無錫臺北直航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無錫市臺商協會孫佳鈞會長頗有感觸地談起了呼籲和申請直航的曲折過程。

    2009年1月10日,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率團參訪大陸。期間在南京召開的“長三角臺商協會會長座談會”上,由於每人發言時間有限,當時孫會長率先發言,提出了“開通無錫至臺灣直航”的建議。隨後許多蘇南地區及蘇中地區臺資企業協會會長們也紛紛提議直航,以方便這一地區及周邊城市臺商往返兩岸。會議結束當天,江丙坤從南京直飛臺北後問孫會長一行:“我已到臺北了,你們會後都到哪了?”,然而他們還都在趕往無錫、蘇州的路上,這足見兩岸直航後的便捷性和重要性。    

    目前,長三角蘇南、蘇中地區及周邊城市,作為臺企投資高地,集聚了大量臺商和家屬在此工作、生活、學習,長駐人數約近30萬,臺資企業約18000家,僅次於珠三角。平時因各項事務往返于兩岸的臺商、大陸參訪團數量較多,尤其是蘇南地區,因經濟基礎條件較好,當地居民消費能力強,赴臺灣旅遊的數量很大。但目前蘇南地區卻沒有直航臺灣的機場,這一地區的臺商、臺屬、大陸參訪旅遊團隊僅能走上海浦東和南京祿口機場,而上述兩個機場的公路交通、地裏位置及其他因素,使不少臺灣同胞疲於路途奔波,頗感不便。孫會長回憶,他1997年來無錫,兩岸未直航前還需要從香港轉機,兩岸直航開通後他從上海浦東機場回一趟臺中老家,全程需要十幾個小時。    

    無錫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蘇南(碩放)國際機場一小時核心腹地包括江陰、宜興、蘇州、昆山、太倉、張家港、常熟、常州和泰州等城市和地區,區域內臺資企業雲集,僅蘇州、無錫兩地就已超過1萬家,與上海相當。2009年,臺灣居民來大陸達455萬人次,其中通過上海空港進入的達150萬人次左右,超過30%。同時,據不完全統計,通過上海進入的150萬人次中,最終的目的地是蘇州和無錫地區的接近40%,亦即有60萬人次是到蘇州、無錫地區的。從貨運方面來看,蘇州和無錫兩地通過空運至臺灣省的進出口貨物,2008年為5.8萬噸,2009年已經接近6萬噸。 

    由於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獨特的地理優勢,服務區域內國際航空客貨流具有時間省、成本低、通關效率高的優勢,但機場尚未開通臺灣航線,區域內臺資企業的客戶只能選擇由上海直達臺北,或由無錫經港澳轉机至臺灣各地。因此,蘇南地區主要城市的臺商協會要求儘快開通無錫至臺灣貨運航線的呼聲日益高漲,並已與臺灣“陸委會”、“海基會”以及大陸國臺辦、海協會書面進行了反映和溝通,表達臺資企業的心聲。

    另外,無錫作為地處蘇南的中心城市,臨近蘇中地區,開通“無錫—臺灣直航”有基礎條件,2008年無錫機場新航廈建成後,已經具備一般國際航空港的條件,2006年底已開通直航香港、澳門兩地。孫會長認為如果能按香港、澳門直航模式批准開通直航臺灣的客貨運班機,無疑是該地區廣大民眾及臺商的福音。    

    馬英九來敬酒停留了五分鐘    

    2009年2月5日,江蘇省的13家臺資企業協會共同聯署簽名,聯名向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發出建議書,建議早日批准“無錫—臺灣空中直航”,為兩岸人民交往謀福祉,迫切期望海基會江董事長惠顧臺商給予關心支援。這是就無錫臺灣直航首次提出書面建議,然而受種種限制這只是直航漫長曲折痛苦道路的開始。 

    臺灣地區每逢春節、端午、中秋都要舉行團拜活動。2010年春節團拜會上,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特別關心無錫臺北直航之事,問孫會長:“(無錫臺北航線)什麼時候開通?”儘管此前直航商議中出現了諸多不順,但是孫會長還是信心滿滿地表示:“馬上搞定!”團拜會上,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輪桌敬酒。見到孫會長後,馬英九立即關切地問道:“(臺北)碩放開通怎麼樣了?”當時馬英九在孫會長這一桌敬酒足足停留了5分多鐘,以至於其他人很好奇“馬先生為什麼敬酒到這一桌就停下來了?”    

    世博特殊時期尋找替代機場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召開讓孫會長又看到了直航開通的希望。當年4月15日孫會長致函臺灣地區交通部門商請開通無錫至臺灣貨運包機航線。當時為保障世博會期間的安全工作,上海市啟動了嚴格進港車輛檢查、空運貨物嚴進嚴出等特別安保措施,這些措施的實行給主要以上海為進出口岸的蘇南地區臺資企業的進出口造成了巨大影響。為了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許多臺資企業紛紛尋找替代機場,不過這更增加了區域內臺資企業客貨流出行時間和物流成本。 

    在這樣一個臺商面臨進出口影響、臺灣與無錫短期內又不能實現對等互飛的困境之下,許多在江蘇的臺商希望臺灣地區交通部門繼續秉持體恤、愛護臺商的精神,儘快協調民航機場等相關部門,在世博會這一歷時半年的特殊時期內先行儘速開通無錫至臺灣貨運包機航線並由大陸航空公司執飛,以緩解大陸臺商的燃眉之急。

    孫會長認為,無錫機場地處蘇南地區核心區域,與江陰、宜興、蘇州、昆山、太倉、張家港、常熟、常州和泰州均在一小時高速路網輻射範圍內。同時,無錫機場自2004年2月正式開通民用航班以來,已經從一個小型機場進入中型機場行列,機場等級已提升至4D級,航空一類口岸已于2008年9月正式獲批開通,已開通無錫至香港、澳門和大阪客運航線,以及無錫至香港貨包機航線。無錫機場服務區域內國際航空貨運具有時間省、成本低、通開效率高的優勢。近年來,蘇南地區主要城市的臺商協會和廣大臺商曾多次向大陸國臺辦、民航局等部門陳情和呼應,要求儘快開通無錫至臺灣的貨運航線。“這一呼聲也得到了大陸有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援,讓我們看到了無錫至臺灣貨運航線的希望”,孫會長説。然而無錫機場因性質特殊,還只限內地航空公司執飛國際和地區航線並且這一限制政策短期內難以鬆動。 

    同年5月7日和5月10日,孫會長分別致函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國臺辦主任王毅、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反映上述問題。

    儘管省內臺商在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已做了不少預案,但是這些臨近上海的無錫和蘇州等地區的臺資企業還是遇到了貨物、人員進出的實際困難,以及由此帶來的臺資企業競爭力有可能削弱的現實情況。作為在大陸打拼的臺商協會負責人孫會長而言“我們感到十分焦慮”。無錫臺商協會發函至臺灣“陸委會”、海基會、“交通部”,希望支援開通無錫—臺北航線並得到了正面響應。

    由於無錫機場當時只能對大陸航空公司開放,孫會長又向臺灣有關機構回函,匯集多方智慧和意見,提出了把“無錫+上海”作為一個大上海航點來考慮的建議。該建議從操作上來説應是可行合理的,而且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他們在蘇州、無錫地區客貨運輸必須從上海遠途進出的問題,對兩岸的航空業來説也是一個雙贏策略。 
    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此也非常重視,2011年5月11日在江蘇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專題討論支援儘快開通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無錫至臺灣直航事宜,以滿足臺資企業的客貨運需求。省內有關部門會同無錫市進行研究,認為把“無錫+上海”作為一個大上海航點來考慮,在兩岸航權上具有操作性。5月17日無錫市政府再次向中國民用航空局申請《關於商請開通無錫至臺灣客貨運航線的函》,再次重申了該建議並且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但由於種種原因以及限制,上述方案未被採納。5月兩岸民航會談時,臺方將此事作為非正式議題提出,雙方表示理解支援,但未取得實質性進展。5月28日,臺灣“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在給無錫臺商協會的復函中表示,由於無錫機場性質特殊無法將其納入兩岸直航航點,但是將把“無錫+上海”作為一個大上海航點作為兩岸後續航空協商的參考。

    大陸航空單飛臺方不予同意 

    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建南作為無錫臺北直航工作的參與者之一,與孫會長同樣有著深刻的感觸。王建南向記者表示,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開通無錫到臺北的航班,這不僅是機場的大事和喜事,而且也是無錫的大事和喜事。這條航線來之不易,確實可喜可賀。

    本次無錫直航臺北,由深圳航空和東方航空執飛。深圳航空和臺灣復興航空聯手,東航和臺灣華航航空聯手。每週14班往返,深航6班,東航8班。平均每天2班往返,降落機場為臺北桃園機場。目前,虹橋機場,每週26班。南京祿口機場,每週14班往返。徐州每週2班往返。所以,無錫機場的增量還是比較大的。無錫機場直航臺灣,旅客就可以直接在無錫乘飛機,省時省錢,方便快捷。 

    王建南説:“無錫直航臺北,這是無錫民航人多年的夢想。無錫開通臺灣航線,我們認為是創新之舉,是順乎民意之舉,也是蘇南(無錫)又好又快發展之舉。”而開通這條航線,經歷了曲折的過程,王建南向記者娓娓道來大致經歷。    

    在2006年前後無錫機場相繼開通了香港、澳門包機航線,開通臺灣航班的想法孕育而生。但因為兩岸沒有直航,無錫機場又沒有對外開放,“當時要直航臺灣,難於上青天”。2008年7月兩岸直航讓兩岸人民看到了希望。2009年2月,江蘇13個臺商協會向國臺辦和國家民航局上書,要求開通無錫到臺灣的航線。為此,我市市政府、市口岸辦、市臺辦做了大量工作,但臺灣方面提出對等要求,不同意大陸航空公司單方執飛。 

    2010年無錫機場集團成立不久後,恰逢上海世博會,但受特殊原因限制無錫機場沒有增加航班。“但機場要發展,要作為,人家在飛奔,我豈能停步。為此,我們就把無錫直航臺北最為2010年的工作目標。我們的思路是把對飛的點擴大,把無錫機場和上海機場捆綁,作為一個大航點對待。也就是説,加入臺灣飛上海50班,那麼上海飛臺灣40班,無錫飛臺灣10班,總數也是50班”,王建南介紹。同時,先開通貨運航班投石問路。這個思路,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但是並未被相關部門採納。

    為此,無錫機場一方面派員去同民航和航空公司溝通,反映臺商臺胞要求開通臺灣航線的強烈願望,表達機場方面的誠意;另一方面,在市領導的直接關心下,通過臺辦,請有關臺商一起會商開通臺灣航線事宜。機場方面把臺商聯名要求開通臺灣航線的訴求上報給省市政府、國臺辦和國家民航局,同時請臺商通過民間渠道向臺灣方面呼籲無錫直航臺灣。結果,在當年5月兩岸民航會談時,臺方把無錫直飛臺灣作為非正式議題提出,會議並未取得實質性結果。 

    在情況陷入僵局時,無錫機場本著“1%的希望,100%的努力”信念繼續尋思著。民航業內人士建議,大陸和臺灣航空公司是否可以通過雙方共用代碼的辦法來解決。也就是説,飛機是大陸籍的,班机編號既是臺灣航空公司的也是大陸航空公司的。這個提議頓時激起了大家的共鳴,覺得這是一個創新的辦法。 

    兩岸航空公司首創代碼共用 

    因為在全國30多個飛臺灣航班的直航點尚無先例,絕對是創新式的轉機。為此,我市相關部門又多渠道反覆做兩岸民航部門的工作,臺方充分考慮到蘇南地區1.8萬家臺資企業和30萬台胞的需求,在2010年12月底兩岸民航會談時,臺灣方面破天荒接受大陸民航的提議,同意無錫直航臺灣,由大陸航空公司先飛春節包機。正班由大陸航空公司執飛,但雙方共用代碼,座位各半。 

    王建南表示要感謝臺灣復興航空和臺灣中華航空為兩地直航作出的貢獻。兩家航空公司在分別同深航、東航的商務會談中,非常順利。特別是深航和復興航空的會談僅花了一天時間就談妥。臺灣航空公司並不計較自身利益的得失,因為他們認為無錫機場前途無量,遲早能夠完全開放。無錫到臺灣航線是一條黃金航線,或許明年就能增加到每天4班。他們也為自己航空公司能夠參與直航無錫感到光榮和驕傲。 

    王建南認為兩岸航空公司創新性地首創航班代碼共用具有深遠重要的意義。首先通過共用代碼,完善了無錫機場航線網路,彌補了境外飛機不能進場的缺陷。創新出一種新的對飛模式,破解了困擾無錫機場多年的難題,也為將來開創了先例,樹立了榜樣。其次,無錫臺北直航後,時空距離縮短,蘇南地區對臺灣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吸引力增強,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將進一步增強;最後,為蘇南地區産業結構調整,為又好又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旅遊業等,提供了新的機遇。(記者/史為光 易狄寒)

分享到: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