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話臺灣

時間:2012-06-21 10:52   來源:台灣網

  廖一平原係資興礦務局宇字煤礦員工。宇字煤礦破産前,他由一個普通的井下工人幹到了礦辦公室主任的位置,在常人的眼裏,他正值風華正茂,前途將燦爛無比。企業突如其來的變故,一切讓他重新“洗牌”。想不到經過一個年代的打拚,他以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竟然在資興建築領域騰空而起,成為擁有千萬資産的民營老闆,做起了資興聯興房地産公司的董事長。5月下旬,他隨資興市工商聯組團赴臺灣觀光考察,歸來後,與朋友們在一次小酌中,他以一個礦工兼企業家的感光視覺,談起了寶島考察的觀感,於是也就有了這篇文章。

  海峽美景留連忘返

  外出旅遊,常常是乘興而去,掃興而歸,期望值越高,失落感越強,此次卻不虛此行。兒時語文課本上霧渺如紗,碧波漣漣的日月潭天然湖泊,一覽無余。儘管“阿里山的姑娘變成老太婆,阿里山的少年撐著拐杖”,但阿里山森林裏的雲海、晚霞、一脈相承的姐妹潭、生長了2300多年的三代神木……給了觀者更多的遐想。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唐朝宮殿式的建築風格和館內珍藏的65000余件文化遺産,讓世人嘆為觀止,更是兩岸人民同宗、同族、同文化和血肉相連、魚水情深的鐵證,作為炎黃子孫的後裔,無不為之感到自豪和驕傲。在中臺禪寺,2012年元旦海峽兩岸和平祈福法會的鐘聲,仿佛又在耳邊響起。走進寺內,整塊石材雕刻的眾生佛像,栩栩如生,莊嚴肅穆,高大宏偉的寺廟建築,普遍用石材、銅料裝修,其精美與奢華美倫美奐。中臺禪寺開山方丈上惟下覺大和尚題書:“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的中臺四箴行,無不讓人對佛教文化産生親近。 

  臺灣看海,不論是在以珊瑚礁為主的貓鼻頭,還是在最南端的鵝鸞鼻;不論是在東海沿途觀賞的石梯坪、三仙臺、北回歸線地標,還是在野柳風景區,無不使人聯想起外婆的澎湖灣。“晚風輕拂……白浪涿沙灘”的歌聲時不時會在耳邊迴響,外婆那活靈活現,慈祥和藹的身影又在眼前呈現。此時此刻,臺北101大樓飛速上升的登頂電梯、臺東紅葉之鄉的溫泉聖地、太魯閣公園雄偉壯麗的大理石峽谷和峽谷裏的“印第安人”,宛若電影裏定格的鏡頭,一幕幕浮現在腦海。這次旅遊,不僅僅是走進寶島領略大好河山,而超值的享受,終身難忘,受益菲淺。

  同胞情誼誠摯暖心

  我們在臺期間,正趕上再次當選的馬英九就職赴任。晚上回到旅館,打開電視,充滿眼簾的是遊行隊伍和黨與黨之間的彈劾攻擊。跳過這些吵吵鬧鬧的頻道,接觸夜市攤點的臺灣同胞,深感臺灣人對工作的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大陸同胞的真誠。臺灣導遊詹親文對隨團人員關愛有加,特別是從臺北唱到臺南的“開場白”,讓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團隊到了高雄市,他回家探親,第二天司機告訴我們:“詹導遊家裏出了點事,在這之後的幾天裏不能來給大家當導遊了,但他要我轉告各位,一定會在返程時到飛機場送大夥”。當天上午,司機一邊開車一邊當起了兼職導遊。下午,另一名接替導遊楊學進從臺北冒雨趕到。當我們結束行程就要離去時,在機場果真見到了詹導,無不為他踐諾這份真誠所感動。

  隨團同伴文南湘是我們公司的財務總監,這幾天我倆同住一間旅舍。他有一位84歲高齡的舅舅在臺北,現身體狀況較差,在“福壽長庚福利院”養老,三個表兄妹,一個在臺灣,兩個在美國,都是學有所成的碩士研究生。表妹聽説表哥從大陸到了臺灣,專程從美國趕來作陪。文同舅舅、表妹一塊吃了一餐以解鄉愁的團圓飯。文的舅舅一直與大陸的親戚有來往,過去的困難時期,經常在經濟上給一些資助,或者寄一些電腦、衣物之類的禮品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陸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水準顯著提高,文的舅舅感到由衷的高興,也不再寄東西來了。

  我們在“六合夜市”,品嘗地道的臺灣小吃:臭豆腐、蚵仔煎等等,免不了與臺灣的小老闆聊上幾句,臺灣人説話總是那樣的細聲細氣、彬彬有禮。看得出,因隔閡了幾十年,臺灣絕大多數老百姓沒有到過大陸,對大陸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過去的年代,大陸也有很多人沒有去過臺灣,對臺灣了解不夠,但這並沒有改變海峽兩岸的同胞之情。一路走來,與臺胞近距離接觸,既增添了幾分舒坦和愉悅,也加深了我們對臺胞的了解。

  美好記憶催人奮進

  “三人行,必有我師”。隨團出行8天,學到的、感悟到的東西頗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是我們團結、友善的團隊,大家互相關照、互相幫助,就象一個大家庭一樣,使觀光考察充滿了活力。常聽人説:外出旅遊,經常是“不去則終生遺憾,去了則遺憾終生”,而此次市工商聯組織考察,內容豐富,氣氛活躍,新老朋友增進了解,團結互助,一路高歌,使我們在精神上得到了洗禮。為了學習臺灣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在臺灣參觀了旺旺集團總部,更是增加了搞好企業的信心,見證了寶貴的企業文化精髓。旺旺集團的熱情接待使我們親身體驗了一個民營企業從小到大、做大做強的尋夢之旅。走進旺旺集團總部“緣、自信、大團結”的經營理念豁然醒目,該集團公司王仁銓總監以貴賓禮遇熱情接待了來自大陸湖南資興商會的代表。王總監年過六旬,但看上去很有精神,在他熱情洋溢的演講中,他大講大陸和臺灣同是炎黃子孫的後裔,是同宗、同族、同文化的國人,他説湖南是旺旺集團的娘家,對“娘家人”大肆稱讚了一番:講到發明造紙的蔡倫、民族端午節紀念的屈原、清朝平定天下的湘軍統領曾國藩、講到當代偉人黃興、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等等,湖南人傑地靈,英雄輩出。旺旺集團從1962年一個小小的食品加工企業壯大到現有58000余員工的亞洲50強,企業從糧食加工做起,逐步進入房地産、醫療、媒體等行業,于1989年進入大陸市場,首站就在湖南著陸,隨後進入飛速的發展階段,去年在大陸實現利稅42億元。在旺旺總部的大門口,擺著兩隻“神犬”,觸摸著這兩隻旺旺神犬的頭,無不為旺旺集團前輩們的遠見卓識所折服。

  在臺灣觀光旅遊、住宿、吃飯、在景點之間賓士的大巴上看碟甚至打瞌睡,同樣感到很輕鬆、愉快。今年臺灣首次把大陸游客的接待量從每天3000人提高到8000人,許多賓館進行了重新裝修,許多景點進行了提質改造。大街上看不見交通警察的身影,川流不息的車海,沒有出現過堵車,臺灣同胞遵守交通秩序的自覺性很高,體現出他們的文明道德水準。景點等公共場所乾乾淨淨,室內看不到抽煙的人。樹池的小方格裏,用鋁鐵皮安裝了幾個煙灰缸,路過的煙民,也只在有煙灰缸的地方抽上幾口,再趕路。曾經的臭水溝變成了現在的“愛情河”……

  然而,行走在海峽對岸,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但仍免不了“出門一日難,在家千日好”的感嘆,這種感覺來源於對家鄉的深情厚愛。回到家鄉,漫步于東江湖畔,覺得並不遜色于日月潭;登上古南嶽“回龍山”,感到與阿里山不相仲伯。我們也希望更多的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來走一走看一看,通過交流拉近距離,從而增加彼此的理解而實現大同,這樣對民族大業有利的事我們不抓緊做,還等什麼!?(作者:雨裏)

分享到:
編輯:郭慶娜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