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眼中的三峽工程:宏偉壯觀 值得稱讚

時間:2013-09-29 14:30   來源:台灣網

三峽大壩。(台灣網 段雯婷 攝)

  台灣網9月29日宜昌消息 9月28日下午,兩岸記者來到湖北省宜昌三斗坪鎮,實地參觀考察了三峽工程,全面了解三峽工程的特點和功能。

  三峽工程是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長江三峽之一的西陵峽中段,壩址在宜昌三斗坪。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同時三峽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三大功能,是一個多任務、多功能的綜合性特大水利樞紐工程。

  孫中山先生早年在廣州高等師範學校作《民生主義》演講,談到開發三峽水利資源。“外國人考察由宜昌至萬縣一帶的水力,可以發生三千余萬匹馬力的電力,像這樣大的電力,比現在各國所發生的電力都要大得多……”如今,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三峽工程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4年全部完工。

  防洪是三峽工程的主要功能,也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目的。三峽工程的建成,使下游人民抗洪成為歷史,防洪作用巨大。在旱季,三峽工程還能發揮抗旱補水的功能,通過對庫區補水調度,加大水庫下泄流量,為下游實施補水,有效改善長江中下游生態供水狀況。

  三峽電站的發電效益巨大,是我國“西電東送”和“南水互共”骨幹電源點。三峽蓄水後,消除了壩址至重慶之間139處灘險,三峽船閘投運以來,三峽庫區和長江中游的航道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航運成本降低,有利促進了傳播標準化、大型化和庫區航運業發展,讓長江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觀完三峽工程後,兩岸媒體深感震撼,紛紛表示三峽工程值得稱讚。(台灣網記者 段雯婷)

兩岸記者參觀三峽工程展覽館。(台灣網 段雯婷 攝)

在三峽工程展覽館,臺灣記者向工程師資訊了解三峽工程情況。(台灣網 段雯婷 攝)

分享到:
編輯:朱媛媛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