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行走湖北為新片選景

時間:2012-03-27 08:55   來源:楚天都市報

  圖為:本報記者與侯導秉燭夜談

  3月21日,江城初春乍暖還寒,本報記者獨家獲悉,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當天悄然來到湖北,為籌備五年的新片《聶隱娘》選景。幾番邀約,侯導終於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暢談光影人生,直至夜深。

  未來幾日,本報記者還將陪同侯導趕赴隨州、武當山、恩施等地,叩訪荊山楚水。關於《聶隱娘》,他心中已有唐風浩蕩,美人如玉,他還想,在湖北找到一方小小的桃花源。

  About新作:一個女刺客的“婦人之仁”

  2007年起意,正式開機卻要等到今年中。《聶隱娘》這個武俠夢,在侯孝賢的心裏做得很踏實。5年來,他遍覽典籍,研究唐代的建築,形制,官制;親煉文字,寫就讓演員看到頭大的文言劇本;精選陣容,定下了舒淇、張震,和馮夫人徐帆;正如隨行的青年導演劉傑所説:“侯導電影的美學特點就是真實,所以他拍歷史片,要用考據的方法去做研究。”

  問:您為什麼會選擇《聶隱娘》來拍?

  答:《聶隱娘》的故事我覺得有趣。她是一個刺客,從小被訓練去殺人,但有一天她去刺殺一個大僚,發現其人在與兩個小兒玩耍,於是等了半天。回去後,師傅問她為何耽擱那麼久,她説見小兒可愛,未忍下手。師傅言,以後遇到此輩,先斷其所愛,再殺之。刺客不能有婦人之仁,但聶隱娘此時已經呈現了她的弱點。所以我要探討她自覺的過程,為什麼突然不能殺?要找到改變她的源頭。最後她終於了悟了,不殺了,她走了。

  問:現在籌備情況怎麼樣了?

  答:目前臺灣在搭景,我的拍攝方法是內景外搭,不在攝影棚,在空地搭,利用自然光線。唐朝的建築都是木結構,我找的木材廠曾經為日本搭建過500座唐代風格的廟宇。唐朝的門扇都有其規格,內裏沒有隔間,只有柱子,放置就是榻、屏風、幾、案,還有簾幕等障物。這些景將來要全部留下來,以後人家想拍唐朝可以直接用,門檻會低一點。

  問:演員定了嗎?

  答:演員我還是會用我的班底:舒淇、張震。其他的有日本的妻夫木聰,內地演員目前確定了徐帆演聶隱娘的母親,我看了《唐山大地震》,感覺她演得特別好。

  問:這次來湖北,想選什麼樣的景?

  答:武當山一定要去,因為有道觀,聶隱娘在唐傳奇裏本來是尼,我把她改成了道姑,因為道教在唐朝時跟皇家很近。還想找一個還沒開發的,比較原始的村落,像陶淵明的桃花源那樣,小小的一個。

  About 演員:選演員像談戀愛,喜歡就用到極致

  侯孝賢早期的電影,用了許多非職業演員,冷靜地讓人物在鏡頭裏説故事;後來,他和舒淇、林強合作,一連幾部,各種風情。侯導説,他決定演員的速度快到令人驚訝,他最喜歡問演員,你生日是哪一天,什麼星座,什麼血型,做過什麼工作,家裏有幾個人,有沒有兄弟姐妹,跟父母住還是跟爺爺奶奶住……在這樣的詢問中,他判斷個性,尋找衝突,以及連結人與人的關係。

  問:加上《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這次你和舒淇是第3次合作了,為何如此鍾情于她?

  答:拍《千禧曼波》是我在廣告裏看到舒淇,覺得她非常放鬆,質素很好,就找她來拍。她沒有拍過這種長鏡頭,有時候我感覺她演到要出事了,火氣升到一個地步,椅子一抓就要炸了,就趕快喊cut!其實她從那以後就開始變了,進入另一個狀態,所以隔了4年又拍了《最好的時光》,現在再拍《聶隱娘》,都已經隔了10年了。

  圖為:《最好的時光》劇照

  問:感覺您很長情。

  答:選演員就像談戀愛一樣,我喜歡這個演員,我就會用到極致。像林強本來是歌手,我看過他在舞臺上的表演,能量十足,音樂都是他自己的創作。我找他拍《戲夢人生》,一開始看他不行,但我怕他感到挫折,又找他拍《好男好女》,表現就好一點,後來到了《南國再見,南國》,他就整個都投入了。為了不讓他有挫折,連拍三部,你説像不像談戀愛,你找一個人,不好好用他,那你找他幹嘛。

  問:您之前其實找了很多非職業演員演電影。

  答:一個演員演一個角色,如果這個角色活不過來,演得再好也總差一點。每個路人都有他的特色和神采,看你怎麼把他呼喚出來。千萬不能讓非職業演員説你寫的對白,通常都不準,因為每個人講話方式都不一樣,你把意思告訴他,設計一個情境讓他進入,還原成他自己的語言。所以我喜歡拍吃飯,現場煮熱食,大家吃的很香,這個時候,讓他講什麼都容易了。一個原則:電影裏的角色一定要活,要活過來,像真的一樣。

  About 風格:票房再厲害,還是得樸素動人

  為了尋找《聶隱娘》裏的“小小桃花源”,侯導將在內地逗留良久。但當被問會不會逐漸將目光轉向內地,多來內地拍片時,他坦白得驚人,“內地我不太敢來拍,因為對當地的生活細節和視角都不清楚,怕不準。內地的80後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有兄弟姐妹的人是不一樣的,他們和朋友的關係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來內地拍古裝片《聶隱娘》,可以算作侯導的一次緩衝,“在內地拍現代題材非常難,要沒事就來待一陣子,在這邊慢慢體會。”

  問:近10年很多大導演都拍過武俠片,包括李安、張藝謀,您選擇這個時機來拍,勝算是什麼?

  答:我不會去想勝算,我本來就是拍文藝片的,所以我要拍的是一部武俠的文藝片,武俠小説和地方戲曲一樣,很直接很民間,它會影響你的個性。我感覺這時候來拍,差不多,正好是時候。

  問:那您拍片時會考慮以內地或臺灣市場為目標嗎?

  答:市場,有時候是文明很大的敵人。大家都奔著賣座去,影像的質感就會往下跌,現在年輕人習慣看小螢幕,所有的動作語言都像漫畫一樣。他們看習慣了這個,你再讓他去看影像,什麼隱藏了多少,露了多少,他哪有那個耐心,於是很多人拍片就都往那個方向去。

  問:其實臺灣近兩年也有不少作品衝出來了,比如《海角七號》、《艋舺》、《那些年》……

  答:臺灣新電影運動之前的作品比現在還要誇張,很直接很搞笑,後來才開始往影像質感的方向走。但是臺灣電影沉寂太久了,時代不一樣了,觀眾的口味也不一樣了,現在網路上一天到晚流行那些很無厘頭的東西。所以《那些年》會紅,因為裏面有很多無厘頭的元素,而且九把刀把整幫演員找好後,回他老家彰化、他以前唸書的學校拍,演員也比較容易投入,柯震東第一次演能到這個程度,其實和這些是有關聯的。

  問:那麼您怎麼看待整個華語電影的現狀?

  答:現在很好啊,剛開始都想賣座,再過一段時間,等整個電影工業都很強了,才會有另類的、個性化的東西冒出來。但票房再厲害,基本上還是有一個原則:有點樸素,然後很動人,跟生活某种經驗很貼近。

  快問快答

  Q:家裏收藏的電影多嗎?

  A:我從來不收藏電影,自己的電影都不留的,因為電影不能從電影來,要從別處來,要從生活來,從文字的世界來。

  Q:如何在娛樂圈保持自我?

  A:人文素養最重要,一定要喜歡看書,接觸的範圍越大越好。

  Q:拍片之餘常做什麼?

  A:每天坐公車,坐地鐵,臺北哪有老建築,有簡單的風景,有好吃的,我大概都知道。我還喜歡坐在咖啡廳寫東西,沒人理你,開心的很。

  Q:會上網嗎?

  A:不會,懶得學。但我今年有找一個網站的製作人合作,把我拍電影的過程,從攝影、燈光、美術、編劇、演員所有部門的工作都記錄下來,有興趣的人可以來看,這對後面拍電影的人是很不錯的,他們一看就知道怎麼去弄。

分享到:
編輯:馬迪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