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幹的臺灣女人

時間:2013-05-06 14:25   來源:台灣網

  13年前,她從寶島臺灣來到廣州沿海工作,因工作業績出色被公司董事長委以重任。3年前,臺灣隆成集團選址黃石,在黃金山開發區置業3.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麥採筠成為公司主持內陸公司的不二人選。   

  和工人穿著一致的藍綠色工作服,黃色的齊肩卷髮,話語間時而用著別有韻味的閩南語,時而説著不大標準的普通話;遇到問題會緊皺眉頭,聊及趣事又開懷大笑。5月間的一個上午,筆者見到了來自臺灣桃園縣的“女強人”麥採筠。    

  黃石市臺辦副主任易靜平説,麥採筠現在是隆成公司協理。“協理”,在臺資企業中屬於高管級別,相當於處長、總監,或是高級經理職務。“黃石所有臺資企業中,女性高管很少,她一位女性主持整個隆成項目,實在不易。”   

  2010年年底,麥採筠第一次來到黃石,雖然當時設備已上架、工人也招好了,但因很多零碎的工作無法正常投産。也正因為如此,麥採筠被“臨危受命”,來黃石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工廠儘快開工。大到廠房建設,小到每個工人的實際情況,麥採筠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千頭萬緒的工作一件一件問清,親自督辦。2010年12月,離麥採筠來黃僅一個月時間,黃石隆成日用首輛嬰兒車成功下線。   

  麥採筠説,“我來了沒幾天,這裡就開始下大雪,一個冬天下5場。可是沒辦法,只能咬咬牙,繼續吧。”   

  2011年夏天,麥採筠發現突然有很多工人不來上班了,他們有的請假未批就走,有的乾脆自動離職,這讓隆成有些措手不及。麥採筠一邊緊急招工,一邊弄清緣由。原來,工人大多是農民,當時又正好碰上農村“雙搶”,離不開土地的農民選擇回鄉種田。麥採筠從此總結,只要到了“雙搶”、“中秋”等傳統節日,廠裏就會提前徵求意見,在放假前後的週末安排加班,再在需要放假的日子輪流放假,讓他們上班、務農兩不誤。   

  閒聊間,麥採筠的嘴裏也會時不時冒出“金山店”、“陽新”等本土地名,她笑稱,語言可是她們最難攻破的“難關”。“黃石話也聽不懂,大冶城關話聽不懂,鄉鎮話更聽不懂。我們曾偷偷測算過,這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能找出不下10種方言。”因為聽不懂,更要努力聽,麥採筠和臺幹們在聽到方言上可沒少下功夫。   

  來黃石的第一個春節前夕,按照總公司習慣,要將所有大門和窗戶貼上白色封條、蓋上印章封廠回臺過年。本以為這是件小事,卻又遇到困難。“大過年的貼什麼白條,不吉利……”“過年不能貼白條,家裏不行,廠裏也不行……”從工人的抗議中得知,白色象徵不吉利,何況是喜氣洋洋的春節。可從不知曉這些風俗的麥採筠,也不得不先將封條全部改成紅色。“他們也是出於好心,雖然這件事我不能理解,但我也學會了去了解當地人的文化風俗,尊重和理解別人的生活,才能更好開展工作。”(黃石市通訊員陳珉)

分享到:
編輯:郭慶娜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