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扶溝:傳統農區“變身”現代制造業基地

時間:2012-03-28 08:35   來源:河南日報

  新華網河南頻道3月28日訊 河南日報報道: 世界名牌、扶溝制造,這些名牌還是都市時尚男女們青睞的阿迪、耐克、銳步或匡威係列。從2010年3月全球品牌運動鞋與休閒鞋營業額最大的集團——臺灣寶成集團入駐扶溝產業集聚區,投資成立寶昌鞋業公司後,扶溝已開始大量向全世界生產、出口著這些名牌運動鞋。

  與大名鼎鼎的寶成集團相比,扶溝產業集聚區內另一家明星企業天譽動力的名聲要小得多,但其主打產品——發動機缸體缸蓋卻廣泛應用于中國重汽、洛陽一拖、玉柴公司、康明斯等國內外知名公司,公司產品市場佔有率常年在國內穩居前三名、河南第一。

  寶昌鞋業和天譽動力只是扶溝產業集聚區眾多企業的一個縮影,目前,扶溝產業集聚區已形成紡織制鞋、機械制造、食品加工三大產業集群。截至2011年底,集聚區內入駐工業企業82家,規模以上企業59家,從業人員2.9萬人,集聚區企業實現年銷售收入132億元。2012年2月,被省政府授予“2011年度河南省十快產業集聚區”。

  生產阿迪、耐克的企業入駐扶溝

  “走遍世界,我們最後落腳周口。”去年8月27日,周口市承接制鞋產業轉移合作交流洽談會上,臺灣區制鞋同業公會原理事長林昭傑說,5年前,臺灣鞋業開始尋找新的產業轉移地點,終于在去年落腳周口。

  世界鞋業發展史上,臺灣鞋企舉足輕重——它們掌握了世界80%以上品牌鞋的生產和貿易。其中的“領頭羊”寶成集團在扶溝投資成立寶昌鞋業,如今中國境內生產的澳洲品牌鞋UGG全部出自扶溝。

  龍頭企業的入駐,也引來了制鞋、鞋材、鞋機等各環節相互配套的制鞋產業鏈延伸。如今,扶溝集聚區內紡織制鞋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8家,制鞋能力800萬雙,紡織制鞋產業形成了集棉花訂單農業、棉花收購、電子化物流、棉花加工、紡紗、織布、印染、服裝鞋類加工為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集聚區也獲批“全國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示范區”。

  悍馬、福特從扶溝訂購缸蓋缸體

  “扶溝產業集聚區內有20多家上規模的缸蓋缸體企業,每年生產產品超過60萬只,重汽、玉柴、一拖等企業都是天譽動力機械公司的固定客戶,美國的福特、悍馬等重型機車公司也常年在我們這兒訂貨。”提及扶溝縣的傳統優勢產業,扶溝縣縣長盧偉難掩興奮之情。

  扶溝機械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天譽動力機械公司建設了缸蓋缸體檢測技術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另一龍頭公司力神機械公司生產的大馬力拖拉機被列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名錄。去年公司新項目投產後,自動化的生產流水線已實現7分鐘下線一臺拖拉機的速度,全區僅大馬力輪式拖拉機年生產量就超過2萬臺。

  目前,集聚區已形成集廢舊金屬收購、鑄造、發動機機體缸蓋加工、柴油機的組裝、大馬力輪式拖拉機生產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下一步,集聚區將用地2平方公里,建設專門的缸蓋缸體產業園區。

  4000多農村勞動力成為產業工人

  眾多產業轉移企業落戶扶溝,加上機械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扶溝產業集聚區對產業工人的需求也一直在不斷增長。

  “扶溝縣36萬多農村勞動力中,富余勞動力達14萬多人。為了適應集聚區企業快速增長的用工需求,我們投資1.36億元,在集聚區建設了全省首家以‘產業集聚區+專業人力資源培訓’為模式的扶溝縣職教中心。僅去年就為企業開展針對性培訓30多期,訂單培訓各類技術人才4000多人。”集聚區主管領導、扶溝縣紀委書記李忠喜說,目前扶溝集聚區已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職業教育相互促進的雙贏局面。

  記者了解到,扶溝縣職教中心可同時容納5000人就讀,4000人食宿,每年可為企業免費培訓技術工人1萬人次,為扶溝縣農村富余勞動力快速轉變為專業技術工人提供了保障。

分享到:
編輯:馬迪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