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老臺胞“老鄉會”裏度春節

時間:2017-02-03 09: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春見聞:石家莊老臺胞“老鄉會”裏度春節

  在石家莊定居臺胞共慶春節 郝燁 攝

  中新網石家莊1月25日電 (郝燁 李茜)“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唱不盡骨肉情長。舀不幹海峽的思鄉水,思鄉水鼓動波浪……”25日,在石家莊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簡稱石家莊市臺聯)舉辦的迎新春茶話會上,這首《鼓浪嶼之波》被作為保留曲目,再次被老臺胞唱起。

  當天下午,石家莊市臺聯工作人員為部分在石家莊臺胞準備了一場迎新春茶話會,約20名老臺胞聚首,共同迎接雞年的到來。

  “臺聯其實就是老鄉會。”石家莊市臺聯第一、二屆會長,72歲的徐勝美説,石家莊市臺聯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團結大陸臺胞,溝通兩岸臺胞,也讓“鄉親們”變得更加團結。她告訴記者,每年春節,石家莊市臺聯都會舉辦各式聯歡活動,將臺胞聚集起來歡度佳節。

臺胞共唱《鼓浪嶼之波》 郝燁 攝

  臺胞共唱《鼓浪嶼之波》 郝燁 攝

  近年來,兩岸民間層面的交往增多,尤其是青年人的交往也日漸頻繁。全國和各地區臺聯也舉辦各式各樣的臺胞青年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舉辦的2015年臺灣同胞青年冬令營就接待青年臺胞約400人。

  “只要兩岸的交往不斷,兩岸子孫的血脈就不會斷。”徐勝美認為,各類活動的舉辦不僅讓臺灣青年人客觀認識大陸,還能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兩岸關係。

  蘇建功的父親曾擔任河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的第一任會長。蘇建功説,父親一直致力於兩岸同胞的交流活動。父親去世後,蘇建功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一直為兩岸的交往和溝通而努力,他認為,“兩岸青年人要常“走動”,才有助於文化共識的形成。”

  如今已70歲的蘇建功經常帶著家人和兒子參加“臺聯”的活動,他時常囑咐兒子多與臺灣的親人保持聯繫,“希望我們上一輩的根脈,在他們這一代延續。”

  “臺三代”徐志雅的爺爺早年從臺灣前往日本經商,後定居日本。1955年時,徐志雅的父親響應周恩來總理的號召從日本返回大陸。

  “父親從小就知道自己的家鄉在中國臺灣,所以一定要回來。”但遺憾的是,受當時時局影響,徐志雅的父親直至逝世也未能回到臺灣見到親人。

  2010年,東方航空公司開通了石家莊至臺北的航線。近年來,石家莊至臺灣地區的航線數量總體呈上漲趨勢。徐志雅告訴記者,今年,她計劃替父親前往臺灣去“尋根”,“希望我能夠成為一根線,將兩岸的親人重新‘串聯’起來。”

  據數據統計,目前,定居石家莊的臺胞逾200人。石家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劉蘭敏説,2017年,石家莊市臺聯將繼續為兩岸牽線搭橋,以推進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斷擴大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年的參與度和獲益面。(完)

分享到:
編輯:趙苗青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