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絲路拾珍”臺灣巡展側記

2018年09月04日 16:19:2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10月12日,觀眾在參觀敦煌文化藝術展覽。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第一次親眼看到飛天圖,柔美流動的線條讓我印象深刻,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愛敦煌藝術。”中興大學中文系研一女生李思潔説。

  17日,由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和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來到臺灣巡展的最後一站——臺中,將在未來兩周多的時間裏向中興大學師生和臺中市民,展出40余幅大型石窟平面壁畫及2座佛像文物複製品。

  地處蒼茫大漠的敦煌石窟,記錄著上下千年的美術工藝與宗教信仰,承載著漫漫絲路的東西文化與民族風情。這是兩岸恢復往來30年來,以敦煌文化藝術為主題的展覽首度走進臺灣高校。

  李思潔早早來到位於圖書館7樓藝術中心的展覽現場。“趁著人少,可以盡情飽覽敦煌藝術魅力。”她與大部分臺灣年輕人一樣沒有去過敦煌,有機會看到用數字技術精細複製的石窟壁畫,從故事內容到繪畫技法都引人入勝,“沒想到敦煌藝術是如此豐富”。

  “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分為4個部分。其中,“漫漫絲路”以照片、圖表等形式介紹絲綢之路起源和佛教發展簡史;“莊嚴佛宮”展現了敦煌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數十幅壁畫,包括故事畫、尊像畫、經變畫、供養人像和裝飾圖案等;“敦煌萬象”介紹通過壁畫所折射的各時代世俗生活風貌,包括婚嫁禮儀、五行八作、天文曆法、度量衡等;“沙漠瑰寶”則詳細解釋了敦煌石窟的製作工藝、繪製材料和開鑿因緣。

  為適應年輕人的觀展偏好,主辦方製作了4段影片在展場迴圈播放,分別介紹敦煌今貌、岩彩顏料製作流程,以及“捨身飼虎”“降魔成道”經變畫的觀賞方法。參觀者還可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聽取展品説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絲路拾珍’恰似打開了一扇門,不必遠去西北就能近距離觀摩敦煌。期待同學們通過這樣難得的直觀感受,對敦煌産生更多親近感和更大的學習興趣。”中興大學中文系主任林仁昱説,這對於從事敦煌學研究和教學的學者而言,彌足珍貴。

  林仁昱告訴記者,他從碩士階段就開始研究敦煌佛曲歌讚,直到拿下博士學位。“我的老師、老師的老師都是以畢生精力投身敦煌學研究的學者。我們非常希望敦煌學研究能在臺灣發展壯大、代代傳承”。

  從10月11日起,“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開始了近兩個月的校園巡展。從位於臺北的臺灣師範大學到南部的屏東大學,巡展備受關注。據統計,迄今已有4000多人次參觀展覽。

  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連連表示,展出的效果和受歡迎程度超出自己的想像。在臺北,一些民眾和學生一次又一次前往參觀,探討敦煌知識、藝術,連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在南部的屏東大學,原定週末兩天休展,但在師生、市民的熱情要求下,主辦方加展兩天。

  “敦煌的成型得益於不同文化相互交融、不斷創新。如果閉塞保守甚至排斥,就不可能造就璀璨的敦煌藝術。”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近年來,我們積極推動‘敦煌藝術進校園’,面向年輕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達向上向善的價值觀。‘絲路拾珍’是第一次在大陸以外地區舉辦的校園展覽,希望可以將敦煌帶到臺灣年輕人的面前,讓他們認識和了解敦煌。”

  至12月4日,“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將在臺灣落下帷幕。“展覽串起的兩岸‘心靈絲路’卻不會中斷。”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丁傑説,兩岸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有志推動文教交流的兩岸機構將再接再厲,舉辦更多精彩活動增進“兩岸一家親”。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