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兩岸信眾湖北當陽祭關公(圖)

2018年09月04日 16:1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信眾參觀當陽關陵。 劉康 攝

  臺灣信眾參觀當陽關陵。 劉康 攝

  中新網宜昌11月16日電 (董曉斌 劉傑 王濤)第十三屆“湖北武漢臺灣周”宜昌分會場當陽關陵關公祭祀活動16日在湖北當陽關陵正殿舉行,海峽兩岸關氏後裔、信眾等140余人共祭關公。

  當天下午14時,隨著祭祀樂曲的響起,關公祭祀儀式拉開序幕。關陵廟會國家級傳承人、關氏後裔關章訓作為主祭官為臺灣信眾授銜,恭佩綬帶,ACCA臺灣動漫創作協會榮譽理事長鄧有立頌祝文。隨後,臺灣信眾進行了三跪九叩、行終獻禮等儀式。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祭祀完全按照太牢禮儀,由主祭官率眾官依次進行了迎神、上香、頌祝文、行初獻禮、獻帛、誦祭文、行亞獻禮、撒五穀、奠酒、送神、望燎、行終獻禮等議程,場面氣勢宏大,莊嚴肅穆。

  鄧有立與關公“結緣”于38年前,當時他在臺灣拍了一部關於三國的動畫片,裏面關公的故事最受人歡迎。“關公精神在臺灣很受尊敬,因此這次能親自到當陽關陵祭拜關公,讓我激動得差點流下了眼淚。”鄧有立説。

  鄧有立表示,關公報國以忠、處世以義、待人以仁、作戰以勇的品格精神,已積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希望,關公文化能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紐帶,增進兩岸民眾的感情。

  當陽市委常委李敏表示,關公精神是中華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著于四海,經久不衰,祭祀活動以弘揚關公文化為基調,著力突出了“忠、義、仁、勇、禮、智、信”的優秀道德傳統,也體現了兩岸對關公精神的崇敬和對關公文化的認同。

  當陽是三國古戰場,也是關公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當陽已連續25年舉辦關陵秋祭大典,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信眾祭拜關公。目前,當陽關陵秋祭大典與關陵廟會已成為全球華人特別是海峽兩岸祭拜關公、增進感情、促進交流的平臺。(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