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兩岸大學生尋訪南京中山陵 感嘆最缺孫中山“博愛”精神

2018年09月04日 16:1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近50名兩岸大學生在孫中山先生題詞的“博愛”牌前留影。 葛勇 攝

  近50名兩岸大學生在孫中山先生題詞的“博愛”牌前留影。 葛勇 攝

  (記者 申冉 葛勇)今年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24日,36名來自臺灣的年輕大學生與南京大學生一同,追隨孫中山先生的足跡,重溫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

  當天,近50名兩岸青年學生一路尋訪南京孫中山紀念館、中山陵園孫中山先生陵寢、民國總統府等重要歷史紀念地。

  在南京中山陵中山書院廣場前,兩岸學生用自己手繪的紅色貼紙組成巨大的“博愛”兩個字,令在場年輕人感悟甚多。

  “現代年輕人最缺乏的就是‘博愛’,大家都太自我。”來自臺灣大學的大二學生洪千容,是第一次來大陸參加交流活動。她在參觀孫中山史料過程中,看到當初孫中山先生為國為民的種種,更感嘆年輕一代應放寬眼界。

  對於這樣的兩岸青年學生交流活動,臺灣方面的帶隊團長季昭華認為非常有價值,“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於聯合海內外力量,推翻滿清統治,統一中華民族,他的一生體現了中華文化最為推崇的大智、大仁、大勇精神。令人遺憾的是,臺灣這一代年輕人對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博愛’精神已不是很熟悉。”

  “應讓臺灣青年更多了解孫中山精神,知道中華民族尚有很多的使命要去完成,應該團結在一起。”季昭華表示,兩岸青年交流有益於兩岸長遠的合作和發展。

  曾多次到大陸交流的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生李昶志告訴記者,多親身觀察大陸生活對自己認知歷史很有幫助,“兩岸同屬中華文化,宏觀來看差異不大。不過年輕人因教育方式不同,就各有特色。大家多一些交流和探討,可以發現新的契機和發展空間,何樂不為?”(完)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