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臺灣新北市瑞芳區里長代表團鎮江參訪活動側記

2018年09月04日 16:19:2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8月9日鎮江訊 7月29日至8月2日,臺灣新北市瑞芳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李仁林率里長代表團一行29人,來江蘇省鎮江市進行了為期5天的參訪交流。筆者全程參與接待和交流活動,一路下來,不僅見證了鎮江人民的熱情好客,更是耳聞目睹了臺灣朋友的驚奇、興奮、感慨,從相識到相知,短短幾天與參訪團員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所到之處,他們揮毫賦詩,表達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對兩岸親情的依戀,令人感動。  

  圖為臺灣新北市瑞芳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李仁林(右)、前瑞芳區區長簡華祥(中)、鎮江江一社區居民朱正良(左二)三人聯手作詩贈予江一社區。

  民族文化的氣息在這裡處處洋溢

  鎮江市江濱新村第一社區建於80年代,區內擁有居民5000余戶、2萬餘人。社區設有文體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黨員教育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衛生服務中心、圖書館、多功能活動大廳、門球場、羽毛球場等生活服務和文體活動場所,是一個服務功能齊全、生活設施完備、人居環境良好、群眾生活方便的綜合型社區。也是新北市瑞芳區里長聯誼會參訪團來鎮江後參訪的第一站。

  7月30日上午,參訪團在鎮江市民政局、市臺辦及京口區領導的陪同下,頂著烈日酷暑,邊走邊聽,邊看邊問,沿途搜要資料、拍照、錄影,並不時豎起大拇指點讚。在社區留守兒童活動室,孩子們聽説是臺灣客人來了,紛紛把自製紙扇題上祝福的話語送給客人;在茶藝培訓中心,老師正在為退休老人示範泡茶技藝,客人們不僅圍上來觀看,還接過老師送上的小杯品茗;來到多功能活動大廳,社區戲劇愛好者正在練唱京劇,大家便和著節拍,搖著手中的紙扇,不時拍手叫好;走進書畫練習室,一位老者正在揮毫,見有客人進來,忙放下手中的筆迎上來招呼。團長李仁林是一個書法愛好者,看著案頭現成的紙筆,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你濃我濃鎮江好,有來有往瑞芳美”。接著把筆遞給身旁的瑞芳區前區長簡華祥先生:“你也露一手”。簡先生稍思片刻,也寫下兩句:相融兩岸人情好,新北鎮江永嬋娟。在一片叫好聲中,簡先生的筆又讓到了社區老人朱正良手中,朱老先生不加思索,一氣呵成寫下了“根連根枝挽枝,不懼淒風苦雨,高風亮節兩兄弟,攜手前行無人欺”。這下,現場的掌聲更長久更熱烈。緊接著,這幅由兩岸3人合作的書法作品送到了社區主任手中。“這是珍貴的墨寶,我們一定好好珍藏”,社區主任既高興又激動,與三位藝人合影留念。

  “這裡處處洋溢著民族文化的濃濃氣息”。面對媒體記者的採訪,團隊李仁林先生非常感慨,他接著説:第一次來大陸與最基層的社區交流,聽到的看到的,都讓我們感到驚奇,京口的社區把為民服務和管理的每個方面,都融入了文化的元素,這讓我們很感動。兩岸一脈相承,我們看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這裡扎得很深,值得我們學習。  

圖為前新北市瑞芳區區長(右)賦詩贈予鎮江市副市長王常生。

  市長和里長一樣 都是為民服務

  7月30日晚,鎮江丹徒區風景城邦大酒店三樓上海廳內,不時傳出一陣陣掌聲和笑聲。鎮江市副市長王常生正和來自灣新北市瑞芳區的里長們交流座談。王黨生説,今天來,一是代表鎮江市政府對各位里長到鎮江來參訪交流表示歡迎,二是和大家拉拉家常,交流基層工作的一些做法,希望大家暢所欲言。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的還有我們市臺辦、市民政局、丹徒區政府的同仁,什麼都可以問,什麼都可以談。剛開始,有的里長聽説鎮江市的副市長要來接待大家,不免有些緊張,可王常生的開場白一説,現場的氣氛立馬就輕鬆起來。

  王常生接著説,臺灣的裏與大陸城市街道社區和農村村民委員會組織架構、職能一樣,是最基層、最接地氣的組織,服務的是最基層的民眾。民生問題事關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事關社會和諧和人民幸福,也是政府部門最關心的問題。通過交流,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增強共識,擴大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友誼。王常生還用一連竄的數字,向客人們簡要介紹了鎮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市民的生活和農民的收入情況,大家聽得入神,交頭接耳地議論後紛紛豎起拇指點讚。

  參訪團團長李仁林表示,鎮江不僅城市優美,社區建設也是一流。我們在丹徒福利中心看到,老年人住的跟賓館一樣,衛生條件、配套設施、醫療和管理等方面,讓我們感到自身的差距。老年人在大陸政府關心下,老有所醫、老有所養、其樂融融,真是讓人羨慕。

  參訪團團員、瑞芳區前區長簡華祥先生拉著副市長王常生的手,非常感動地説,一個大市的市長,對社區情況、農民情況了解的這麼深、這麼細,了不起!王常生笑道:市長和里長一樣,都帶長,都是為基層民眾服務的,不了解就沒辦法服務好。王常生還表示,臺灣的觀光農業、精緻農業做得很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希望各位里長在鎮江多走走看看,為我們在社區建設上和新農村建設多提供寶貴經驗,並邀請李仁林會長在方便的時候,多組織里長和臺灣的農民朋友來鎮江交流觀光,考察投資。李仁林團長當即表示:一定,一定。

  交流活動持續了近3個小時,大家興致不減,探討社區功能、社區服務,聊養老、義工志工等情況。親切的話語,拉家常式的問答,這種濃郁的親情和純潔的友誼,使得簡華祥先生詩意大發,提筆即興作詩一首贈予王常生。簡華祥先生充滿激情地朗誦道:漢家裔胄合相親,海峽雖寬若比鄰。新北客來敦善意,鎮江市長感情真。誦畢,引來滿堂一片掌聲。

  務實為民是這裡村幹部的底氣

  7月31日下午,參訪團一行在市縣兩級臺辦和民政部門領導的陪同下,來到句容市茅山老區的南亭村村委會參訪。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村老年協會、關愛之家、中老年舞蹈室、乒乓球俱樂部、“情暖夕陽”助老為老服務、“紫芒星”兒童關愛、“康乃馨婦女關愛等功能室,以及養老、健身、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隨後,在村委會會議室聽取了村黨支部書記徐淮江的情況介紹。

  徐淮江告訴大家:“我們句容市華陽街道南亭村現有人口3450人,3年前是全市最窮的村,村裏收入是負的,村委員也沒有辦公地場所。通過3年的努力,實現了由負變正,村級年收入達100萬元以上,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8萬元”。説到這裡,有人打斷了徐書記的講話,舉手提問:一個3000多人的村,竟然有這麼功能齊全的機制和設施,並且只用短短3年時間脫貧致富,請問是如何做到的?

  “為民、便民、利民”是我們的宗旨”。徐淮江回答道:3年前我們借了4萬元起步,對村裏部分土地實行扭轉,辦起了物流中心,年收入30萬元,組織農民規模養植,壯大集體經濟,使農民看到了希望。同時,注重加強村級事務規範化建設,探索推行以村民公約為規範,建立健全村級事務協商制、財務管理監督制、居民辦事代理制、社區服務社會制、服務成效評議制的“一規五制”社區自治新模式,發揮居民群眾的民主決策、監督、管理作用,不斷完善農村基層群眾自治。村委班子堅持“辦公在大廳、服務去田頭”和“零距離服務、零距離溝通”的“雙零”服務理念,認真開展“民議、民定、民治、民享、民評”為主要內容的“五民”工作法,村幹部真正與群眾站在一起、幹在一起、富在一起。徐淮江一席話,引來一片掌聲。

  好愛作詩、書法的簡華祥,又一次受到現場氛圍的感染,再次提筆寫到:路入句容處處妍,華陽街道締佳緣,南亭村裏揚仁愛,善政恢宏頌一篇。

  返程的路上,一位里長告訴我,這次來鎮江,不僅學到了經驗,與鎮江人民增進了感情和友誼,更是感悟到鎮江基層幹部的責任和奉獻,他們講話底氣十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務實為民。(攝影、撰稿 章邦勇)

圖為前新北市瑞芳區區長(右)賦詩贈予句容市華陽街道南亭村。

[責任編輯:趙苗青]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