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兩岸四地百餘專家聚河北保定 研討中醫藥發展

2018年09月04日 16:30: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兩岸四地百餘專家聚河北保定研討中醫藥發展

  11日,兩岸四地中醫藥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河北保定開幕。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交流合作中心、香港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及臺灣勝昌制藥廠有限公司分別與保定安國市簽署相關合作協議。 徐穎哲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瀋陽藥科大學教授姚新生在論壇上講話。 徐穎哲 攝

  11日,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百餘名中醫藥專家齊聚有“天下第一藥市”安國的河北省保定市,參加在此間舉辦的兩岸四地中醫藥創新與發展論壇,並就如何推進中醫藥的創新與發展進行探討與交流。

  據了解,本次論壇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澳門基金會支援,兩岸四地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澳門)主辦,澳門科技大學中醫藥學院、澳門科大醫院、香港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交流合作中心、河北省中醫藥學會、保定市中醫藥協會、安國市醫藥藥材協會等單位承辦。

  據香港衛生署中醫藥事務部高級藥劑師陳寶芳介紹,鋻於中藥使用的世界趨勢,香港衛生署在中醫藥事務部下設立香港中藥材標準(簡稱“港標”)辦事處,專門負責管理和統籌中藥材標準研究計劃,確保中藥材的安全與品質。至今,該部門已完成200種香港中藥材標準。

  臺灣慈濟大學中醫學系主任、臺灣原“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宜信稱,自2014年起,臺灣已全面實施“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制度”。欲擔任中醫醫療院所的負責醫師者,須在臺灣“衛生署”教學醫院評鑒合格的中醫部門或該署指定的中醫醫院接受為期兩年的培訓,培訓內容為基本課程和中醫內、婦、兒、針、傷科,及急診、西醫一般醫學等8部分。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兩岸四地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執行理事長劉良透露,類風濕關節炎病情纏綿,難以治愈,且西藥治療副作用大。該課題組在基於中藥研究抗關節炎創新藥物時首次發現,中醫活性成分二氫楊黴素(DMY)能與IKK——b—NF—kB轉導通路的IKK—beta激酶結合,其結合部位為Cystin—46藥物結合新靶位。Cys—46有可能成為抗炎和抗癌藥物研究的新靶標。

  針對中藥傳統復方製劑迄今未能作為藥品走出國門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瀋陽藥科大學教授姚新生稱,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對藥品理念不同,西方不承認混合藥物可以入藥,而中醫還停留在經驗醫學,提倡個性化治療,缺乏安全保障的普遍適用性。同時,現行品質監控標準與監控方法難以確保中藥復方藥劑達到“安全、有效、穩定、可控”的品質要求。

  當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交流合作中心、香港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與保定安國市人民政府簽訂三方框架戰略協議,臺灣勝昌制藥廠有限公司與安國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

  河北保定安國古稱祁州,地處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帶,素以“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享譽海內外,是國內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中藥材出口基地,為全國首批無公害農産品(中藥材)生産示範縣。目前,該市適宜種植的中藥材品種達300多種,年均種植面積在15萬畝以上。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